星期一, 27 3 月, 2023
Home房地產大市場中國房市低迷 百大房企2022年前10個月銷售額年減逾4成

中國房市低迷 百大房企2022年前10個月銷售額年減逾4成

距離2022年收官只剩2個月,中國房地產銷售依舊低迷。中指研究院10月31日發布的銷售數據顯示,2022年1月至10月,中國前百大房企銷售總額約為6兆954億元(人民幣,下同),年減43.4%,但降幅較上月收窄1.7%。中指院認為,受多地疫情反覆等因素影響,購房者觀望情緒未見明顯改善,市場活躍度仍顯不足,政策效果有待顯現。

陸媒時代財經報導,各陣營房企的數量均有所減少。千億以上陣營16家,較去年同期減少16家;第二陣營(500至1000億)企業19家,較去年同期減少4家;第三陣營(300至500億)企業23家,較去年同期減少5家;第四陣營(100-300億)企業為42家,較去年同期減少23家。

不過,在中國國慶假期促銷的帶動下,前百大房企10月單月銷售較前月成長,增長率為1.6%,但仍年減26.5%。

雖然中國房地產行業業績遠不如往年,但有部分房企單月銷售額連續2個月較去年增長。中指研究院認為,這得益於該些房企經營穩健、市場信譽高等優勢,更與加大促銷力度、搶回款有關。

中指研究院指出,一方面中國央企、國企的佈局相對集中在一、二線核心城市,穩健的經營、暢通的融資優勢和政府背書受到消費者信賴,進一步轉化成銷售業績的增長。另一方面,房企積極通過多盤聯動、打造購房節、促銷活動及提供特惠房源等為銷售造勢、蓄客。

此外,10月銷售較前月成長,也來自政策端對房市的支持。報導稱,9月底,多個監管部門集中推出全國普惠性政策,降低購房成本、穩定市場預期,10月以來多地跟進落實相關措施。據中指研究院統計,目前已有超過20個城市下調首套商貸利率下限至4%以下,超過百城下調首套公積金貸款利率。

但中指研究院認為,受多地疫情反覆等因素影響,購房者觀望情緒未見明顯改善,市場活躍度仍顯不足,政策效果有待顯現。據該院初步統計,重點100城新房成交面積月減約10%,年減幅度仍在2成左右;企業推盤力度減弱,重點50城新批上市面積月減近3成。

RELATED ARTICLES

台灣建商面臨消化挑戰!商辦與廠辦供應量持續增加

升息浪潮不減,經濟景氣放緩,再加上一波波的政策打房,住宅市場買氣減弱,商用不動產也跟著降溫。高力國際的調查發現,今年商辦買氣與去年相比減少了6成,預計未來五年將有100~120萬坪的超量供給陸續問世,建商必須思索未來的策略,可能朝向租賃市場來消化存量。

台灣房市利空現況四大因素:國內經濟成長趨緩、房貸利率增加、民眾購屋能力降低、政策造成觀望氛圍

中央銀行已經連續五次升息,並且對房市管控政策表達了明確的立場,表示會繼續採取目前的信用管制政策。對此,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指出,由於國內經濟前景不明朗,房貸利率已升至1.98%,民眾1月的平均薪資下降了0.72%,再加上政策鬆綁的可能性較低等四大負面因素,預估未來半年國內房市交易結構可能會呈現「交易量再度減少、價格緩步下跌」的趨勢,整體房市景氣進入盤整期,因此仍需要謹慎應對。

政府重拳打擊炒房,房市成交量下滑? 329黃金檔期因商辦案大爆發而掀波濤!

每年的329黃金檔期向來是台灣房市的重要指標之一,但今年因政府頻頻打擊炒房而受到影響,成交量在一、二月份較去年同期下滑了2成8。然而,就在政府大力打擊炒房之時,預售建案在329黃金檔期竟爆八千億元大量,顯示出建商對於市場的信心。政府再度發聲表示要嚴控炒房情事,但建商卻據此爭取時間,賣多少算多少,這樣的情況讓整個房市陷入波濤洶湧之中。

高檔下滑卻創新高?全台不動產家數爆增至4.66萬家!

2022 年全台房市交易量萎縮,不過因上半年房市熱銷,全年不動產業銷售額仍達到 1.77 兆元,但年減 850 億元、約 4.6%,若以區域來看,南二都受到科技業投資題材退燒加上短期房價漲多,銷售額台南年減 18%,衰退幅度位居六都之冠,高雄則是年減 9%。不過,同時間,全台的不動產家數卻來到近年新高的 4.66 萬家。

政府打擊炒房無效?專家指出商辦供給大增是「329檔期」爆量原因!

隨著2022年的「329檔期」到來,房地產市場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銷售重頭戲。然而,由於2022年的推案遞延和《平均地權條例》即將修法上路,讓人們對房地產市場的表現充滿了好奇。儘管政府一直在打擊炒房和高房價,但房市仍然逆勢爆量,尤其是在台灣六都和新竹縣市,推案量高達8400億,創下了歷史新高。那麼,房地產市場為什麼能夠逆勢而興呢?專家指出,商辦供給大增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