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1 3 月, 2023
Home全球經濟宏觀中央銀行偏鴿決策,6月16日升息半碼,跌破市場眼鏡!

中央銀行偏鴿決策,6月16日升息半碼,跌破市場眼鏡!

台灣中央銀行6月16日決議升息半碼,也未祭出第5波房市管制,雖然房貸族負擔恐再加重,但由於這次美國聯準會Fed)一口氣升3碼,對於央行的偏鴿決策,還是讓房仲業者形容「跌破眾人眼鏡」。

大家房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表示,若以金融聯徵中心公布的今年首季平均住宅貸款利率1.46%為基礎估算,貸款1千萬元,以20年期、本息均攤方式還款,每月還款金額為4萬8,071元,3月升息一碼後,利率提高為1.71%,則每月還款金額提高為4萬9,226元,每月增加1,155元。

如今再升半碼,利率升1.835至%,每月還款金額為4萬9,811元,相較於前次升息,每月再多585元的還款金額,兩次升息每月還款負擔共增加了1,740元,這次緩升貸款族壓力不那麼重,但若第三季再次升息,房貸族壓力也會隨之加重。

網試算,若以1千萬元的房貸金額,採一段式利率1.685%,攤還20年,每月房貸將從48,531元上升至49,111 元,多支出580元,總體利息從164萬元變成178萬元;如果是選擇攤還30年,每月房貸從34,801元上升至35,407元,每月增加606元,總體利息也從252萬元變成274萬元,大約要再多付出22萬元的利息支出。

網調研中心經理洪安怡指出,儘管目前整體利率水準還是偏低,但長期以來購者已習慣低利水平,將現金進行不同的配置,當租金收入不足以負擔每月的房貸支出時,對於資金較緊縮,槓桿操作較大的投資型買方,可能就會考慮將房脫手,而持有超過5年,可避開房地合一重稅期的主,也可能會考慮獲利了結退出市場。

打房軟著陸 估將「價平量縮」

洪安怡表示,目前明顯進入升息循環,或多或少都加重了房貸負擔,對於有剛性需求的買方,可能會產生觀望,致使成交速度趨緩,價格上也難再像先前屢屢衝破天花板。不過,利率調控只是影響房市脈動的一塊,要以此撼動房價,空間恐怕有限,今年房市應仍是量縮價平的趨勢。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則認為,央行面對全球通膨升息勢在必行,但同時考量經濟,分寸拿捏上著實兩難,不過近期台幣走弱,也確實看得出央行透過多種工具調整經濟與通膨的彈性,至於房市調控維持現狀不僅是拜金檢與近期房市走軟之賜,也意味著為日後調控房市留下伏筆。

郎美囡分析,政府打炒房預期可打量又打價,交易量的部分,觀察近幾個月六都的買賣移轉棟數跟去年同期相比,已有量縮的趨勢,央行3月升息後又遇上疫情擴散,買氣明顯收斂,進入升息循環勢必大幅提高購負擔,促使投資買盤撤離市場,自用買方的購思慮期將拉長,房去化速度將減緩。

只不過在房價方面,營建工料雙漲導致新案價格不易下降,而且建商融資條件被限縮,推案量將會調控,若交易量緊縮,房價也難以反映走勢。

RELATED ARTICLES

政府打擊炒房無效?專家指出商辦供給大增是「329檔期」爆量原因!

隨著2022年的「329檔期」到來,房地產市場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銷售重頭戲。然而,由於2022年的推案遞延和《平均地權條例》即將修法上路,讓人們對房地產市場的表現充滿了好奇。儘管政府一直在打擊炒房和高房價,但房市仍然逆勢爆量,尤其是在台灣六都和新竹縣市,推案量高達8400億,創下了歷史新高。那麼,房地產市場為什麼能夠逆勢而興呢?專家指出,商辦供給大增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台南房價創歷史新高,2023年發展走向仍待觀察

在政府進一步加強房市控管政策的情況下,專家普遍認為,2023年的房市景氣不會比去年更樂觀。然而,在台南地區,由於南科話題的熱度以及各地建商紛紛獵地推案等因素,房價創下歷史新高,引起了市場關注。那麼,2023年的台南房市又將走向何方呢?

買賣雙方拉鋸戰:北台灣預售屋市場價格攻防戰正式展開

最新的住展雜誌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2月北台灣的預售和新成屋市場在來客和成交組數方面都比1月稍微低迷了一些。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數據還是顯示出買方對於出門看屋的興趣正在增加,並且成長率接近四成和近二成,顯示市場的活力依舊存在。可以看出房市買氣仍然不如人意。建商為了應對市場需求,紛紛採取緩推案的策略,同時也宣告市場進入了買賣雙方拉鋸戰的狀態。這意味著,房地產市場正處於一個買賣雙方持續博弈的時期,市場的動向將更加複雜和難以預測。

房貸年增率創近三年半新低 央行指出政策打炒房是主因

房市景氣退燒了,房貸數據會說話。中央銀行2023年3月1日公布,2023年1月全體國銀房貸餘額9兆3,665億元,單月大減109億元,創七年最大,房貸年增率進一步下滑至5.61%,為近三年半新低。

平均地權條例通過讓投資客退場,竹風建設在竹北推出「竹風樹海」引進500坪蔦屋書店

竹風建設與台灣蔦屋書店合作,將首家社區店引進新竹縣竹北市的「竹風樹海」社區中,竹風建設2023年下半年在桃園青埔有一塊2000坪基地將動工,基地正對美術館第一排,總銷約百億元,此案也將引進蔦屋書店,佔地達500坪,規模比竹北更大。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