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升息以抑制通膨,但難道沒有其他解方?

9
997

2022年全球正面臨許多黑天鵝來襲,包括地緣政治風險引爆俄烏戰爭、原物料高漲及通貨膨脹、各國央行接連升息及貨幣緊縮政策、Omicron新冠病毒持續蔓延、供應鏈短缺及不穩定等,諸多的不確定因素將影響投資信心,加劇股市及房市震盪,影響全球經濟復甦的步調。IMF預測2022年的全球經濟成長將放緩至 3.6%,而隨著前述陰霾未散,經濟成長率預測將再有下修之可能。

臺灣在這場變幻莫測的經濟局勢裡自然不能獨善其身,尤其大家對於通貨膨脹與貨幣緊縮的討論更甚以往,各行各業莫不關心臺灣接下來的貨幣政策走向。

政大財政系教授黃智聰認為,在探討臺灣接下來升息與否之前,應該先從幾個角度來看:第一、造成這次全球物價高漲的主因,到底是成本推動的通膨,抑或需求拉動的通膨?第二、通膨形成的原因不同,加以各國通膨幅度及政府的財政支出狀況不同,其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是否也應該不同?

美國與臺灣為例,美國聯準會早在2021年下半年就不斷預告避免經濟過熱及抑制通膨,果然如市場預期的在2022年3月升息1碼,美國在公布最近一期的通膨率升至8.5%,創下40多年來的新高後,聯準會於5月再度升息 2 碼。筆者認為,儘管為了抗疫與保經濟,各國在之前都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市試圖刺激經濟,但是全球這一波的物價上漲顯然是國際原物料成本飆漲所推動的,因此應該優先考慮透過降低企業成本,例如減稅或補貼。

不過,細看美國近幾年的財政赤字,2020年為3.1兆美元、2021年為2.8兆美元、2022年預估可降為1.4兆美元,而對於財政赤字下降的原因,美國財政部自己都宣稱主要是受惠於稅收上升,如果此時透過減低企業稅負來達到降低物價的目標,自然又再度擴大財政赤字規模。故美國只能透過拉高利息來降低民眾消費需求,企圖達到平抑物價的目的。

因此,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一番升息抑制通膨的鷹派言論,也對投資市場扔了一顆震驚彈,讓市場震盪不已。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提格里茲教授日前也表示,「這波通膨的問題出在供給面,升息是無法解決供應鏈問題,因為供給面的瓶頸,需靠投資挹注來解決,升息卻加大投資難度」。

臺灣主計處公布最新一期的物價上漲率為3.38%,而俄烏戰爭未歇,以及中國大陸防疫清零措施更惡化了全球供應鏈的問題,恐會加劇臺灣輸入性通膨的問題。以美國的例子來看,連續幾年的財政赤字使其無法從企業經營成本面來降低物價,只能透過升息來緊縮消費端需求;反觀臺灣近幾年政府財政盈餘,已經由2018年的1,080億元,連續四年成長至2021年的2,971億元,亦創下歷年來最高,顯然有足夠空間可以用財政政策影響供給面來避免物價上漲。

現在全球景氣仍籠罩在陰霾中,再加上臺灣因為Omicron疫情蔓延,大幅影響內需市場消費,勢必影響內需產業復甦步調,甚至今年經濟成長率面臨保4作戰。很顯然,現在臺灣並無出現過熱的消費需求,民眾消費力並無大幅提升,若強用升息的手段,除了降低內需外,也會造成資金成本增加而再度推升通膨,可能會讓臺灣陷入更嚴重的停滯性通膨。

再者,此波物價的上漲主要源於供給面的成本因素,政府要做的應該是從成本端來平抑物價,而非一味升息,升息也會再提高企業營運成本,對於從成本端來平抑物價並無幫助。因此筆者建議,在臺灣財政大幅有盈餘的情況下,可以思考利用短暫的降稅政策來降低企業的營運與生產成本,以進一步避免物價的進一步上揚。畢竟,升息影響層面過廣,不該是控制物價的常用手段,而應該是最後手段。

9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