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1 3 月, 2023
Home房地產大市場南韓打房有成!一年升息8碼 首爾房價連跌16周 急售屋主大降數億韓元

南韓打房有成!一年升息8碼 首爾房價連跌16周 急售屋主大降數億韓元

隨著南韓央行抽銀根的緊縮周期進入第2年,一年共升息2個百分點,總算把南韓房市打下來,房價創下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大月比跌幅,首爾房價連跌16周。

急售的屋主需要砍價數千萬或數億韓元

南韓房市成為買方市場,因為買房的人比賣方少很多,首爾住宅成交量狂減7成,急售的主需要砍價數千萬或數億韓元,房子才有可能賣掉。

有些無力償債的高舉債主紛紛求售,但是無法原價賣掉,因為沒有人有興趣高價買進。同時,更多租戶認為租房比借錢買房更划算,租數量也在增加。

《彭博》報導,南韓政府制定新法規,並計畫5年內蓋270萬戶新的社會住宅,以遏制高房價再上漲,房價太貴,引發青年對社會不公平現象和投機炒房的高度不滿。

南韓房地產委員會9月15日公佈,8 月份全國房價指數月比下降0.29%,創下2009年初以來最大跌幅。雖然房價較去年同期上漲2.6%,但這是連續第9個月放緩。

首爾住宅成交量狂減7成

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南韓房市連續5個月下跌,月跌幅達0.78%。自2021年8月以來,南韓央行累計將指標利率提高2個百分點,一項針對消費者的單獨調查顯示,房市前景創2011年來最悲觀的水準。

南韓房市突然從炙手可熱變成燙手山芋,給這世界上負債最重的一些南韓主帶來壓力,因為房地產業遭遇史上最快的升息浪潮。

政府計畫5年在首爾蓋50萬戶新社,比過去5年大增50%,導致首爾房價9月份第2周較前一周跌0.16%,連跌16周累計跌幅1.08%,為2012年來最長的連跌周數,在7月最後一周創26個月來最大跌幅,6 月份首爾房市的成交量年比狂降73%。

政府擬5年內在首爾蓋50萬戶新社宅

隨著借貸利息上升,房地產市場相關的2.6兆韓元(1.97兆美元)債務遭遇重大考驗,經濟走下坡和房貸壓力更重,可能導致消費疲軟。

由於近75%的家庭財富與房地產掛鉤,決策官員擔心房貸利率持續上漲,可能會增加房貸違約案件,並使經濟更接近金融危機。

南韓快速升息,普通民眾已經感受到壓力,繳房貸捉襟見肘,連高級住宅都受到衝擊,江南豪宅市場開始搖搖欲墜。

例如,36歲的Jane Jeon住在首爾市中心,她有一個6個月大的小嬰兒,越來越大的還房貸壓力,逼迫她做出一些艱難的選擇。

夫妻只靠一人薪資無法負擔房貸與日常開銷

「只靠我老公現在薪資,不足以支付我們每個月的房貸,所以我需要縮短產假,並重返職場。」最初計劃休產假15個月的 Jeon抱怨。

為5億韓元(1100萬元台幣)的房貸,她的家人現在每月須償還72萬韓元(約1.6萬元台幣)利息,她的銀行放款人員表示,到年底可能會進一步增加,使他們每月的還款總額接近400萬韓元(9萬元台幣),相當於她老公薪資的7成。.

金融監管機關預計,一旦房貸利率從目前的5%-6%調升至7%的關卡,可能拖欠貸款的人數將增加50萬,達到190萬人。

由於營建投資的服務和大宗商品消費佔經濟活動的15%左右,房地產市場低迷,加上出口減少,將對經濟增長造成很大拖累。

房貸利率還會從目前9年高位上升

Kiwoom(培證英雄)證券分析師Seo Young-soo表示,南韓的金融體系是世界上最容易受到升息影響的國家,因為大流行導致南韓債務的增長最高。「凡是同時借房貸和借信貸投資的高負債民眾,麻煩最大。」

市場普遍認為,指標利率將從目前的2.25%升到今年底的2.75%的高峰,隨著房貸利率從目前9年高位上升,將進一步壓迫負債的家庭。

過去5年裡,首爾房價大漲一倍多,最初是民眾受刺激政策的推動買房,後來買房變成全國運動,但更嚴格的貸款限制使許多千禧一代青年陷入財務困境。

國際金融協會(IIF)追蹤36國的數據顯示,南韓第一季家庭債務與GDP的比率高達104.3%,名列世界上最高。

南韓家庭債務與GDP的比率名列世界第一

監管機關對借款人提供固定利率再融資貸款的機會,試圖藉此來減輕家庭債務對金融體系的影響。在南韓央行7月超大規模升息僅2周後,這種緩解就出現了。

「我們希望迅速改善家庭債務結構,當啟動再融資計劃時,浮動利率的家庭債務比例應下降5個百分點,從78%降至 73%以下。」財長秋慶鎬7月底表示。

2021年底,債務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達到 206%,也就是說,家庭債務現在是生活費用的2倍。

實際上,全球房地產市場都受到央行抑制通脹的強力升息政策打擊。南韓比大多數發達國家更早開始升息,預計南韓央行將在下個月開會時再次升息。

RELATED ARTICLES

升息效應、土建融資金緊縮、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台灣房市仍面臨轉弱風險

據樂屋網統計,過去降價物件多在6000到7000件左右,但去年烏俄戰爭引發地緣政治疑慮,加上升息和股市大跌等因素,全台灣房價調降物件數量自2022年3月開始逐漸上揚,同年11月達到高峰。在六都及新竹縣市的情況下,降價物件數量相似。但是,從去年12月開始,降價物件數量逐漸減少。今年1月,全國降價物件僅剩10483件,其中高雄市的物件數量最多,達到2721件,其次依序為台中市2032件、新北市1839件、桃園市925件、台南市920件,而台北市僅剩下781件,新竹縣市的物件數量最少,僅有511件。

北市新建案開出降價第一槍 北投「晴靚大地-一靚」低於市價6字頭

台灣房市開始降溫,台北市各區域開始出現調降價格的情況,其中北投稻香路一帶的「晴靚大地-一靚」建案成為北市目前平均開價最低的建案,平均每坪47萬元,下修幅度超過14.5%。

高雄輕軌沿線房市交易量前10名出爐 市立聯合醫院站奪冠每坪均價飆破3字頭

高雄輕軌全線預計2023年底通車,輕軌「成圓」過程,大順路一帶進入交通黑暗期,鄰近住戶大嘆出入不便,但據信義房屋分析發現,不少購屋客仍看好輕軌建設,沿線以美術館特區的市立聯合醫院站,房地產成交量居冠,大樓成交均價達30.12萬,透天均價更達36.54萬。

不怕打炒房?住宅開工量創新高 郎美囡分析建商2想法

2022年央行升息,景氣不佳,政府頻頻出手打炒房,不過開工量卻寫下新紀錄。依據內政部統計資料,2022年住宅類開工宅數約14.5萬宅,總樓地板面積將近623萬坪,雙雙創下統計以來新高,與前年相比宅數年增11%、面積增加10%。

國發會救建商 購地18個月限期動工有條件放寬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2023年2月8日邀集內政部、中央銀行、財政部、金管會、銀行公會等相關單位,就「健全房地產市場行動方案」各項措施推動情形進行討論。會中針對「購地貸款信用管制」規定做出討論,為加速借款人辦理所購土地之動工興建,動工期限原則以18個月為限,但如果受疫情等大環境因素影響而發生缺工缺料等「不可歸責借款人因素」,致影響動工時程,或因建案特性不同(如建案規模、建築法規規範要件差異等因素),致影響公務機關審照時程較長者,不在18個月限制。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