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1 3 月, 2023
Home房地產大市場台灣2022年11月買賣移轉棟數月增年減 高雄降幅破4成

台灣2022年11月買賣移轉棟數月增年減 高雄降幅破4成

台灣六都地政局12月1日公布11月買賣移轉棟數,共18,565棟,月增8.6%、年減28.5%,11月整體量能較上月小幅回溫,但房市依舊處於冷靜期,若與去年同期相比,全面衰退且降幅大,以高雄深跌42.6%最多,新北市年減幅也高達40.4%。

郎美囡:選前買氣必然下降

大家房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分析,去年為房市高點,尤其去年底交易量龐大,因此對比今年降幅顯著,尤其今年11月九合一大選,選前買氣必然下降,話題退燒區的減勢最為明顯。

觀察六都2022年11月買賣移轉棟數,與10月相較,除台南小幅月減外,其餘五都皆成長,但與去年同期相較,則全面衰退,台北市1,999棟,月增3.8%、年減26.3%;新北市4,238棟,月增10.0%、年減40.4%;桃園市3,724棟、月增21.5%、年減15.9%;台中市4,144棟,月增1.8%、年減13.0%;台南市1,610棟,月減0.7%、年減27.7%;高雄市2,708棟,月增5.7%、年減42.6%。

郎美囡表示,11月除了央行升息後的買方猶豫期拉長,民眾的關注度也聚焦於選情,跟去年同期的高基期相比必然下降,如新北市去年11月7,113棟是2014年以來同期新高,今年在資金減少、買氣衰減的情況下,成交量自然不比去年。

高雄市年減幅最大

其中,年減幅最大的高雄市,今年買氣隨著半導體產業下滑,欠缺有力話題讓買方追逐,交易量下降明顯,橋頭區年減幅高達60.3%,可見議題失效又無資金動能支撐,成交趨向冷清;桃園市跟前一個月相比還有21.5%的成長,主要交有支撐,其中,中壢區在11月就有破千棟的移轉量。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認為,全球經濟陷衰退危機,買方對於未來抱持觀望態度,但新案持續創高開價,建商期待遞延買盤,雖市場有零星小建案主動降開價,並沒有降價拋售潮,賣方認為通膨壓力下,不動產價值可期,不輕易讓利,買賣雙方缺乏共識,故短期榮景難復見。

RELATED ARTICLES

易開罐美食熱潮來襲,5家超有哏的美食推薦!

在過去,罐罐食品似乎是屬於貓狗的專屬美食,但現在,這一點已經被打破了!越來越多的業者發揮創意,將各式各樣的美食裝進易開罐中,讓人類也能輕鬆享受罐罐美食的樂趣。全台掀起一波「人類版罐罐」的熱潮,特搜出了5家超有哏的「易開罐美食」,不論是酸辣開胃的麻醬泡菜涼麵,還是邪惡度破表的起司馬鈴薯,甚至是螞蟻人必吃的提拉米蘇,通通都能裝進去耶!

自辦重劃面臨挑戰:政府公權力支持及法規規定不足,呼籲政府重視業者心聲

2023年3月16日,春光明媚的逢甲大學國土政策暨不動產研究中心成為了一場深具意義的座談會的舞台。在這個充滿綠意與知識氣氛的園地裡,來自學術界、自辦重劃業界等各方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自辦土地重劃的貢獻與困境」議題。

泉宇建設推危老都更方案 吸引中高層客群入主台中五期周邊

即將實施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可能會對台灣房地產市場造成衝擊,然而,建商們正在採取措施應對這個新的挑戰。事實上,許多建商正在把目光投向一些舊城區,並且開始發展剛性需求的市場。在這樣的背景下,泉宇建設2022年在台中七期推出了危老都更方案,現在又在西區推出了「泉宇VIVA」新案,主要鎖定中高層客群。

空總園區發展計畫懸而未決,統創翼成市場焦點

「統創翼」——統創建設與中鹿營造攜手合作的新地標,位於台北市大安區的仁愛空軍總部舊址前方,占地面積達21,000坪,「統創翼」的建築設計參與者包括李天鐸、王勝正、張盈智等多位大師,將結合現代化的科技、綠建築概念和文化藝術元素,營造出一個舒適、時尚、生態友善的居住環境。

政府打擊炒房無效?專家指出商辦供給大增是「329檔期」爆量原因!

隨著2022年的「329檔期」到來,房地產市場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銷售重頭戲。然而,由於2022年的推案遞延和《平均地權條例》即將修法上路,讓人們對房地產市場的表現充滿了好奇。儘管政府一直在打擊炒房和高房價,但房市仍然逆勢爆量,尤其是在台灣六都和新竹縣市,推案量高達8400億,創下了歷史新高。那麼,房地產市場為什麼能夠逆勢而興呢?專家指出,商辦供給大增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