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1 3 月, 2023
Home房地產大市場土融限縮 建商:大街廓、重劃區土地也應排除

土融限縮 建商:大街廓、重劃區土地也應排除

央行限期二年土融取得後必須動工,建商大呼「會出大代誌!」更會錯殺無辜。業者認為,對都更案、需走行政流程的大規模開發案,一定要有排除條款;此外,對於整合中的大街廓土地、重劃區土地開發案也不能溯及既往,否則將變相鼓勵小基地開發、都市景觀碎片化,全民皆輸。

央行研擬限縮土地融資取得後必須於二年內動工,必要時最多展延一年,但三年後每年調高利率半碼,前後最多展延四次,前後最長為七年。對此,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楊玉全表示,土融作業規範適度限期動工年限,或許可避免不必要的囤地,不過在實務上,對很多需要進行都更、或擴大鄰地以整合更大面積基地,以及需要進行行政審查流程的開發案,上述土融限縮作法卻行不通。

楊玉全分析,很多建商為促進土地有效利用,提升都市景觀,在整合都更案、或更大面積土地時,購置一筆土地之後,往往需要再進一步整合鄰地,其間曠日費時,沒有三、五年,甚至動輒十年,無法完成;另外很多開發案,必須走完冗長的行政程序,諸如公聽或聽證會、環評、都市計畫變更、都市設計審議等,最後才能取得建造執照,順利動工,其間更是時間變數重重。

例如台北大巨蛋,光是公聽會、環評、都審到取得建照,就耗時五年五個月。因此楊玉全主張,央行限縮土融動工年限的規定,必須要有完整配套、及彈性空間,政策也不應把所有起造人都限制在同一個起跑點。

元利建設副總吳麗謹表示,央行新規定勢必扼殺小型建商進一步整合土地的空間,更將衝擊都市景觀更碎片化、變相鼓勵小基地就急就章申請建照蓋起來,嚴重影響大街廓開發和土地利用;另外更衝擊都更案,通常整合鄰地動輒10年的比比皆是、20年以上者也大有人在,身為開發商,誰願意把土地放這麼久。

還有大型重劃區,政府發回原地主產權的配地方式,不是集中配地、而是原地分配,因此一個地號可能切成20坪、30坪、50坪的小面積土地,如果央行硬行要求銀行土融配合限期二年動工,將錯殺土地整合機會。因此建議,政策應有例外條款、不得溯往的完整配套。

RELATED ARTICLES

台南在地建商宗大建設推出「宗大青田」友善鄰里微造鎮 為居民打造獨特的生活體驗

台南因南科在市場上引起了熱烈的討論,不僅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許多未來新興科技產業的版圖也正悄然佈局在仁德區。京城建設與三地攜手合作,計畫在國道一號仁德交流道旁打造3.38萬坪的「仁德智慧科技園區」。另外,南紡集團也計畫將仁德暨化纖廠區共46公頃土地,轉型為「南紡科技園區TST PARK」,並以5G、AI智慧相關產業為發展主軸,讓仁德從傳統的隱形冠軍傳產重鎮,升級為智慧產業聚落。

泉宇建設推危老都更方案 吸引中高層客群入主台中五期周邊

即將實施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可能會對台灣房地產市場造成衝擊,然而,建商們正在採取措施應對這個新的挑戰。事實上,許多建商正在把目光投向一些舊城區,並且開始發展剛性需求的市場。在這樣的背景下,泉宇建設2022年在台中七期推出了危老都更方案,現在又在西區推出了「泉宇VIVA」新案,主要鎖定中高層客群。

台中七期新市政中心住宅新趨勢,建商推出「精品」住宅,50坪以內的獨門設計讓人驚豔

台中新市政中心七期重劃區陸續迎來商場、商辦大廈進駐,最新市調顯示,七期地產發展正呈現兩大趨勢:商用地產蓬勃發展,而住宅產品逐漸精品化,與過去以大坪數豪宅為主的規劃大相徑庭。

由鉅董座林嘉琪強調固守本質,在混沌的房市中沉潛「日本生活器物展」在由鉅惟上技研所舉辦,展現藝術與生活的關聯

受到大環境和政府打房政策等因素的影響,2023年台灣房市處於低迷狀態,這是前幾年所未曾有過的情況。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由鉅建設董事長林嘉琪表示,公司將暫時停止推出新建案,不做「逆天時」的事情,而是透過辦展等方式來尋求更多的空間場域,期望能夠為人們帶來更多美好的生活體驗。

平均地權條例通過讓投資客退場,竹風建設在竹北推出「竹風樹海」引進500坪蔦屋書店

竹風建設與台灣蔦屋書店合作,將首家社區店引進新竹縣竹北市的「竹風樹海」社區中,竹風建設2023年下半年在桃園青埔有一塊2000坪基地將動工,基地正對美術館第一排,總銷約百億元,此案也將引進蔦屋書店,佔地達500坪,規模比竹北更大。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