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6 3 月, 2023
Home房地產大市場專家點名台灣房市「3大拖油瓶」影響房價

專家點名台灣房市「3大拖油瓶」影響房價

近1、2年來國內房市大好,但2022年則因升息、打炒房政策、國際情勢動盪等多種負面因素影響,使熱到發燙的房市明顯降溫許多。專家表示,由於2023年存在許多不可控的變數,預料將從瘋狂回歸理性。

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指出,房市上個週期的起漲點為2003年,如今到了2023正好是20年,堪稱台灣房市的瘋狂年代,房價瘋狂上漲、銀行瘋狂放貸、投機客瘋狂炒作、有錢人瘋狂囤地。面對理性的追趕,瘋狂沒有停下來,面對房市瘋狂,普羅大眾氣餒、徬惶、恐懼。不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日前三讀通過,台灣房市有望在2023年回歸理性。

細談2023年房市,郭紀子說,在當前的國際、國內情境下,面對全球政治紛擾、戰爭、疫情、通膨、經濟衰退風險、2024總統大選,全社會面臨結構性衝擊下,房市要置身事外完全不可能,「傾巢之下無完卵」,直言不可控變數太多,根本無法預測、定論。

郭紀子觀察到,3個「拖油瓶」將不利房價

中古屋公設老舊,不再是加分選項

十年以上中古,昔日加值的公設,如今已成明日黃花減價項目。這些年,社區全齡公設,無拘無束,奔放想像,購者對未來的家園與美好生活產生無盡的幻想與期待。時至今日,歲月在公設留下刻痕,舊了、壞了或不再維護,又或者是直接關閉、荒廢,房巿回歸理性時,公設加分已成過往,必然成為房價的拖油瓶。

超級豪宅無法滿足富豪需求

所謂的「超級豪宅」,主打公設高貴、隱私、便利,只會更加賣不動,真正的飯店才是富人所愛,高級飯店就在隔壁或者樓上樓下,既可回家、又可享受飯店一切設施、服務,卻不用花錢花心思管理。

營建品質低落

缺工、房市景氣下,建商撐不住,爛尾樓的可能增加,營建品質低落風險也加大,未來可能會面臨更大的管理、維護與修繕困境。

RELATED ARTICLES

台灣房市利空現況四大因素:國內經濟成長趨緩、房貸利率增加、民眾購屋能力降低、政策造成觀望氛圍

中央銀行已經連續五次升息,並且對房市管控政策表達了明確的立場,表示會繼續採取目前的信用管制政策。對此,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指出,由於國內經濟前景不明朗,房貸利率已升至1.98%,民眾1月的平均薪資下降了0.72%,再加上政策鬆綁的可能性較低等四大負面因素,預估未來半年國內房市交易結構可能會呈現「交易量再度減少、價格緩步下跌」的趨勢,整體房市景氣進入盤整期,因此仍需要謹慎應對。

政府重拳打擊炒房,房市成交量下滑? 329黃金檔期因商辦案大爆發而掀波濤!

每年的329黃金檔期向來是台灣房市的重要指標之一,但今年因政府頻頻打擊炒房而受到影響,成交量在一、二月份較去年同期下滑了2成8。然而,就在政府大力打擊炒房之時,預售建案在329黃金檔期竟爆八千億元大量,顯示出建商對於市場的信心。政府再度發聲表示要嚴控炒房情事,但建商卻據此爭取時間,賣多少算多少,這樣的情況讓整個房市陷入波濤洶湧之中。

高檔下滑卻創新高?全台不動產家數爆增至4.66萬家!

2022 年全台房市交易量萎縮,不過因上半年房市熱銷,全年不動產業銷售額仍達到 1.77 兆元,但年減 850 億元、約 4.6%,若以區域來看,南二都受到科技業投資題材退燒加上短期房價漲多,銷售額台南年減 18%,衰退幅度位居六都之冠,高雄則是年減 9%。不過,同時間,全台的不動產家數卻來到近年新高的 4.66 萬家。

政府打擊炒房無效?專家指出商辦供給大增是「329檔期」爆量原因!

隨著2022年的「329檔期」到來,房地產市場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銷售重頭戲。然而,由於2022年的推案遞延和《平均地權條例》即將修法上路,讓人們對房地產市場的表現充滿了好奇。儘管政府一直在打擊炒房和高房價,但房市仍然逆勢爆量,尤其是在台灣六都和新竹縣市,推案量高達8400億,創下了歷史新高。那麼,房地產市場為什麼能夠逆勢而興呢?專家指出,商辦供給大增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升息效應、土建融資金緊縮、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台灣房市仍面臨轉弱風險

據樂屋網統計,過去降價物件多在6000到7000件左右,但去年烏俄戰爭引發地緣政治疑慮,加上升息和股市大跌等因素,全台灣房價調降物件數量自2022年3月開始逐漸上揚,同年11月達到高峰。在六都及新竹縣市的情況下,降價物件數量相似。但是,從去年12月開始,降價物件數量逐漸減少。今年1月,全國降價物件僅剩10483件,其中高雄市的物件數量最多,達到2721件,其次依序為台中市2032件、新北市1839件、桃園市925件、台南市920件,而台北市僅剩下781件,新竹縣市的物件數量最少,僅有511件。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