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7 3 月, 2023
Home房地產大市場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三讀通過 抑制炒作、健全交易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三讀通過 抑制炒作、健全交易

立法院2023年1月10日三讀通過「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感謝立法院全體委員及朝野黨團的支持,使修法順利通過。花敬群表示,這次修法主要目的是為打擊炒房,健全房市交易秩序,但不會影響市場正常交易;就長期而言,亦將有助於引導市場回歸穩健發展,協助不動產產業永續經營,並保障國人購權益與居住正義。

內政部強調,住宅是用來居住,而非是用來投資炒作的商品。近年來,因經濟成長,促使房市需求及交易熱絡,投資客或部分業者,趁勢藉由預售換約或營造熱銷搶購等手法,炒作哄抬房價,並將高房價成本轉由全民負擔,所以內政部特別推動「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以防杜炒作行為。

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五大重點

限制換約轉售

簽訂預售或新建成買賣契約後,買受人除配偶、直系或二親等內旁系血親,或符合內政部公告的特殊情形,例如簽約後因非自願失業等重大事故,並經地方政府核准外,不得讓與或轉售第三人,建商也不得同意或協助契約讓與或轉售;違規者將按戶(棟)處罰50萬至300萬元。

重罰炒作行為

明確規範若有散播不實資訊影響交易價格、透過通謀虛偽交易營造熱銷假象、利用違規銷售影響市場交易秩序或壟斷轉售牟利,將按交易戶(棟、筆)數處罰100萬至5,000萬元。

建立檢舉獎金制度

民眾對於不動產銷售買賣或申報實價登錄違規行為,可檢具事證向地方政府檢舉,如經查證屬實,將由實收罰鍰中提充一定比率金額作為獎金。

建立私法人購買住宅許可制

私法人購買住宅將依其取得之必要性及正當性,分為「免經許可」及「需經內政部許可」2類;其中「需經內政部許可」,於取得後並將受取得後5年內不得辦理移轉、讓與或預告登記之限制,以防杜藉其後續變相轉作短期炒作。

解約申報登錄

預售買賣契約若有解約情形,建商應於30日內申報實價登錄;違規者將按戶(棟)數處罰3萬至15萬元。

此外,這次修法也配合修正地方政府地價評議委員會組成成員,除刪除地方民意代表及其他公正人士外,並明定專家學者與民間團體代表的委員比例不得少於1/2,以強化該委員會的專業功能。

內政部補充,有關私法人購買住宅許可制部分,已將私法人因必要及正當用途取得住宅之情況納入修法規範,將不會影響私法人未來必要的業務營運。例如近期業者最關心之推動都更危老重建部分,目前已規劃將參與都更危老或一般合建,而依合建分售、合建分契約或合建附買回條款取得住宅之情形,納入「免經許可」項目,且不受5年內不得辦理移轉、讓與或預告登記之限制;另因參與都更危老重建而需事先購入住宅進行整合之情形,雖將納入「需經內政部許可」項目,但會在子法規定提供便捷程序,以不影響現況為原則。此外,申請案件原則也會在7個工作天內完成審查,讓合理的交易需求順利運行。

內政部最後表示,在修法期間社會各界或業者所提建議,都已納入修法或未來子法訂定時考量,並將以不影響正常交易及符合實務需要為原則進行規劃;內政部後續也將儘速邀集相關機關及公會進行討論,同時於子法中明確規範應備文件,以及簡捷申請與審查程序。另本次修法重罰炒作行為規定,將於總統公布修正後生效施行外,其餘規定將俟完成子法擬定後,再另報請行政院核定施行日期。

RELATED ARTICLES

政府重拳打擊炒房,房市成交量下滑? 329黃金檔期因商辦案大爆發而掀波濤!

每年的329黃金檔期向來是台灣房市的重要指標之一,但今年因政府頻頻打擊炒房而受到影響,成交量在一、二月份較去年同期下滑了2成8。然而,就在政府大力打擊炒房之時,預售建案在329黃金檔期竟爆八千億元大量,顯示出建商對於市場的信心。政府再度發聲表示要嚴控炒房情事,但建商卻據此爭取時間,賣多少算多少,這樣的情況讓整個房市陷入波濤洶湧之中。

不怕打炒房?住宅開工量創新高 郎美囡分析建商2想法

2022年央行升息,景氣不佳,政府頻頻出手打炒房,不過開工量卻寫下新紀錄。依據內政部統計資料,2022年住宅類開工宅數約14.5萬宅,總樓地板面積將近623萬坪,雙雙創下統計以來新高,與前年相比宅數年增11%、面積增加10%。

國發會救建商 購地18個月限期動工有條件放寬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2023年2月8日邀集內政部、中央銀行、財政部、金管會、銀行公會等相關單位,就「健全房地產市場行動方案」各項措施推動情形進行討論。會中針對「購地貸款信用管制」規定做出討論,為加速借款人辦理所購土地之動工興建,動工期限原則以18個月為限,但如果受疫情等大環境因素影響而發生缺工缺料等「不可歸責借款人因素」,致影響動工時程,或因建案特性不同(如建案規模、建築法規規範要件差異等因素),致影響公務機關審照時程較長者,不在18個月限制。

民主國家應以廢除「自辦市地重劃」為目標

號稱民主的台灣卻存在很多吃人的法令,但卻被刻意掩蓋,變成政商合謀人民財產的工具。區段徵收是一個,另一個是市地重劃。市地重劃有公辦、自辦兩種,其中又以自辦市地重劃最最吃人,只要一半地主同意,就能強迫其他不同意的人參加,而且來趕人拆房子的是建商、不是政府,是誰給他們公權力可以這麼做?遭逢此難的人都會懷疑,台灣是否真的是民主國家。

台灣2023年房市恐量縮價跌,實價登錄行情預計成為天花板

造成房市走弱的原因,有3大關鍵,包含升息、地緣政治風險,以及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新的一年,房市有機會回溫嗎?整體而言,市場對成交量看法相當一致,認為會進一步萎縮,但對價格看法分歧,有些業者認為會盤整,有些則認為會下修,但都偏保守看待。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