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1 3 月, 2023
Home房地產大市場房市買氣旺,蛋白區超漲成隱憂!專家揭買房應注意3大要點

房市買氣旺,蛋白區超漲成隱憂!專家揭買房應注意3大要點

政府接連端出打炒房政策,然而在剛性需求、資金回流與低利率支撐下,房價持續走揚,市場看好房市買氣續航,今年移轉棟數有望達34萬棟。不過,業者示警,部分蛋白、蛋殼區房價暴漲,恐是未來隱憂。

根據內政部發布最新住宅價格指數,以2016年全年基期為100計算,全國2016年第2季房價指數為100.76,今年第2季升至112.42,5年成長幅度高達11.57%。

進一步觀察六都表現,台南市房價指數自2016年第2季100.22,攀升至今年第2季122.29,上漲幅度22%,為六都漲幅最高。台中5年內房價指數成長幅度達17.51%,為六都第2;桃園成長14.86%,高雄市為11.84%,台北市新北市則因基期較高,成長幅度分別為8.3%與6.2%。

為健全台灣房市,政府自去年底陸續端出多項打炒房政策,包括央行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以及今年7月上路的房地合一2.0與實價登錄2.0新制;雖然政府積極透過政策打擊炒作,但台灣房價卻回不去了。

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認為,資金、利率、供給與需求為房價四大支柱。全球量化寬鬆(QE)政策,加上台商鮭魚回流,台灣市場資金充沛;而房貸利率處在約1.353%的歷史相對低點,資金與利率已支撐房價沒有下跌空間。此外,水泥、鋼筋、工資等營建成本全面上揚,建商不可能將物件低價售出,房價只有上調空間。

戴德梁行補充,全球掀起減碳、環保風潮,營建業對環境造成衝擊,預估未來將需透過購買碳權,在開發與生態間取得平衡。由於未來營建成本已不易再回跌,將進一步推升房價上漲。

比房總經理葉國華分析,政策主要控管對象為炒作投資客,壓抑房市效果有限;而在資金持續進入房地產市場下,今年台灣房市價量穩健走高機會仍大。
廣告

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則說,本土疫情趨緩,有助於房市信心回溫,加上低利環境與資金潮回流,自住、置產等需求增溫,挹注房市交易。此外,通貨膨脹蠢蠢欲動,高資產族將房市視為資金避風港,推升購需求穩定成長。

市場預期,在房市回溫下,今年全年移轉棟數約達34萬棟,較去年32.6萬棟成長。

不過,對於全台各區域房價輪動上漲,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提醒,房市買氣應能續航,但某些區域價格暴漲太快,恐是未來隱憂。

徐佳馨認為,民眾買房應注意三大要點,首先是重大建設是否到位,其次是人口紅利與就業機會狀況,最後則是蛋白區與蛋黃區比價效應;若蛋白區物件整體總價逼近、甚至超越蛋黃區時,將會影響蛋白區產品去化率。

葉國華則說,近年中南部蛋白區、蛋殼區受惠重劃區與科技業設廠題材,帶動房價全面走揚;不過,太多設廠資訊仍只是消息面,「風險性不小」,過去就曾有區域傳聞大廠投資,最後卻只聞樓梯響,導致投資客大量套牢在山頂。民眾聽到區域房市利多消息而決定買房前,仍得審慎評估,確認建設與企業投資進度與詳情,才不會踩到地雷。

RELATED ARTICLES

政府打擊炒房無效?專家指出商辦供給大增是「329檔期」爆量原因!

隨著2022年的「329檔期」到來,房地產市場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銷售重頭戲。然而,由於2022年的推案遞延和《平均地權條例》即將修法上路,讓人們對房地產市場的表現充滿了好奇。儘管政府一直在打擊炒房和高房價,但房市仍然逆勢爆量,尤其是在台灣六都和新竹縣市,推案量高達8400億,創下了歷史新高。那麼,房地產市場為什麼能夠逆勢而興呢?專家指出,商辦供給大增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升息效應、土建融資金緊縮、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台灣房市仍面臨轉弱風險

據樂屋網統計,過去降價物件多在6000到7000件左右,但去年烏俄戰爭引發地緣政治疑慮,加上升息和股市大跌等因素,全台灣房價調降物件數量自2022年3月開始逐漸上揚,同年11月達到高峰。在六都及新竹縣市的情況下,降價物件數量相似。但是,從去年12月開始,降價物件數量逐漸減少。今年1月,全國降價物件僅剩10483件,其中高雄市的物件數量最多,達到2721件,其次依序為台中市2032件、新北市1839件、桃園市925件、台南市920件,而台北市僅剩下781件,新竹縣市的物件數量最少,僅有511件。

台南房價創歷史新高,2023年發展走向仍待觀察

在政府進一步加強房市控管政策的情況下,專家普遍認為,2023年的房市景氣不會比去年更樂觀。然而,在台南地區,由於南科話題的熱度以及各地建商紛紛獵地推案等因素,房價創下歷史新高,引起了市場關注。那麼,2023年的台南房市又將走向何方呢?

買賣雙方拉鋸戰:北台灣預售屋市場價格攻防戰正式展開

最新的住展雜誌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2月北台灣的預售和新成屋市場在來客和成交組數方面都比1月稍微低迷了一些。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數據還是顯示出買方對於出門看屋的興趣正在增加,並且成長率接近四成和近二成,顯示市場的活力依舊存在。可以看出房市買氣仍然不如人意。建商為了應對市場需求,紛紛採取緩推案的策略,同時也宣告市場進入了買賣雙方拉鋸戰的狀態。這意味著,房地產市場正處於一個買賣雙方持續博弈的時期,市場的動向將更加複雜和難以預測。

房貸年增率創近三年半新低 央行指出政策打炒房是主因

房市景氣退燒了,房貸數據會說話。中央銀行2023年3月1日公布,2023年1月全體國銀房貸餘額9兆3,665億元,單月大減109億元,創七年最大,房貸年增率進一步下滑至5.61%,為近三年半新低。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