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6 3 月, 2023
Home房地產大市場星展集團:台灣房市將軟著陸 房價成長降至0~5%

星展集團:台灣房市將軟著陸 房價成長降至0~5%

台灣2023年房市將面臨諸多難關,包括打炒房最重拳、平均地權修正條例力拚1月9日順利三讀通過,以及經濟下行造成的房地產價格下修風險,導致台灣不動產價格「升升不降」的童話故事恐受衝擊,如同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曾說,台灣房市爽日子結束了,外界估2023年台灣房市買氣恐降,價格停漲。

星展集團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4日以經濟數據佐證,基於景氣影響房地產相關性延後效應,估最快今(2023)年上半年,台灣房市恐面臨軟著陸,「房價成長估0~5%,回到單位數成長」。

2023年星展集團看台灣房市「軟著陸」定義

2023年星展集團看台灣房市「軟著陸」定義,馬鐵英指出:

  1. 今年台灣房價成長率,將從去年雙位數成長回到單位數成長,處於0~5%,符合軟著陸定義。
  2. 馬鐵英解釋,去年第4季,台灣GDP明顯下滑,基於資產價格、利率、房地產與經濟景氣相關性,將稍微延後一兩個季度推估,台灣房地產下修時間點落在今年第1季或是第2季,上半年可以看到明顯降溫。

星展集團也保守看台2023年GDP,第1季最差將落底至0.3%,降至今年谷底,第2季反彈至3.1%、第3季2.5%、第4季3.2 %。

馬鐵英強調,以上推估並沒有考慮市場以外的政策因素,包括台灣政府可能再推動更多打房措施。也就是說,在政府還未出手打房前提下,台灣房市就將先反映經濟下滑的不利影響。

馬鐵英指出,如果不看房價,台灣2022年房地產仍處於高位,例如反映二手交易指數信義(9940)(9940)的房價格指數,去年成長15%,雖然房銷售額已經下降,但房價仍強勁成長。

房產學者已經預估,平均地權修正條例機制主要抑制投機炒作,不利於短線投資客活躍區域,第一波壓力較大的區域,將落在餘比較多的地方,或是週轉率比較高的地方。

RELATED ARTICLES

台灣房市利空現況四大因素:國內經濟成長趨緩、房貸利率增加、民眾購屋能力降低、政策造成觀望氛圍

中央銀行已經連續五次升息,並且對房市管控政策表達了明確的立場,表示會繼續採取目前的信用管制政策。對此,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指出,由於國內經濟前景不明朗,房貸利率已升至1.98%,民眾1月的平均薪資下降了0.72%,再加上政策鬆綁的可能性較低等四大負面因素,預估未來半年國內房市交易結構可能會呈現「交易量再度減少、價格緩步下跌」的趨勢,整體房市景氣進入盤整期,因此仍需要謹慎應對。

政府重拳打擊炒房,房市成交量下滑? 329黃金檔期因商辦案大爆發而掀波濤!

每年的329黃金檔期向來是台灣房市的重要指標之一,但今年因政府頻頻打擊炒房而受到影響,成交量在一、二月份較去年同期下滑了2成8。然而,就在政府大力打擊炒房之時,預售建案在329黃金檔期竟爆八千億元大量,顯示出建商對於市場的信心。政府再度發聲表示要嚴控炒房情事,但建商卻據此爭取時間,賣多少算多少,這樣的情況讓整個房市陷入波濤洶湧之中。

高檔下滑卻創新高?全台不動產家數爆增至4.66萬家!

2022 年全台房市交易量萎縮,不過因上半年房市熱銷,全年不動產業銷售額仍達到 1.77 兆元,但年減 850 億元、約 4.6%,若以區域來看,南二都受到科技業投資題材退燒加上短期房價漲多,銷售額台南年減 18%,衰退幅度位居六都之冠,高雄則是年減 9%。不過,同時間,全台的不動產家數卻來到近年新高的 4.66 萬家。

政府打擊炒房無效?專家指出商辦供給大增是「329檔期」爆量原因!

隨著2022年的「329檔期」到來,房地產市場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銷售重頭戲。然而,由於2022年的推案遞延和《平均地權條例》即將修法上路,讓人們對房地產市場的表現充滿了好奇。儘管政府一直在打擊炒房和高房價,但房市仍然逆勢爆量,尤其是在台灣六都和新竹縣市,推案量高達8400億,創下了歷史新高。那麼,房地產市場為什麼能夠逆勢而興呢?專家指出,商辦供給大增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升息效應、土建融資金緊縮、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台灣房市仍面臨轉弱風險

據樂屋網統計,過去降價物件多在6000到7000件左右,但去年烏俄戰爭引發地緣政治疑慮,加上升息和股市大跌等因素,全台灣房價調降物件數量自2022年3月開始逐漸上揚,同年11月達到高峰。在六都及新竹縣市的情況下,降價物件數量相似。但是,從去年12月開始,降價物件數量逐漸減少。今年1月,全國降價物件僅剩10483件,其中高雄市的物件數量最多,達到2721件,其次依序為台中市2032件、新北市1839件、桃園市925件、台南市920件,而台北市僅剩下781件,新竹縣市的物件數量最少,僅有511件。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