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31 3 月, 2023
Home全球經濟宏觀美國聯準會再升息一碼,對美國消費者有何影響?五大族群看這裡

美國聯準會再升息一碼,對美國消費者有何影響?五大族群看這裡

美國聯準會2023年2月1日宣布指標利率升息一碼(0.25%),加上去年數次大幅升息,紐約時報表示,民眾家庭帳本的兩端都有感:儲蓄受惠於收益提高,但借貸則要付出更多利息成本,對信用卡債、車貸、學貸、房貸等,都大有影響。

信用卡

信用卡債與美國聯準會動作密切相連,借信用卡債要付循環利息的消費者可望見到利率上升,一兩個帳單周期就感受得到。據Bankrate.com,截至1月25日,信用卡借貸平均利率為19.9%,比去年3月要升約16%。

車貸

車貸往往跟五年期公債利率走,而公債受美國聯準會指標利率影響,但這不是影響車貸借貸人要付多少的唯一因素,信用歷史、車子款式、貸款條件及頭期款,都列入費率算式。據Edmunds的統計,去年第四季新車平均利率為6.5%,比前一年同期的4.1%來得高。

學貸

償還學貸是否加重,要看消費者借的是哪種學貸。教育部計畫減免當前聯邦學貸最多達2萬元,只是這項施政還在官司訴訟;聯邦學貸付的是政府的固定利息,所以不受影響。

但新型聯邦學貸在每年7月依5月拍賣的十年期公債計息,那些學貸的利率已經調升;2022年7月1日之後借聯邦大學生學貸的人,付息已由更早一年同期的3.73%上升到4.99%。至於借民間學貸的人,按預期要付更多,不管固定利率還是浮動利率,都跟依循聯邦資金利率的指標走,通常一個月內就會調高。

房貸

30年期固定息房貸倒不亦步亦趨跟美國聯準會指標利率走,一般是跟隨十年期公債,但還受許多因素影響,例如通膨的預期值、美國聯準會的動作、投資人對總體的評估。

房地美(Freddie Mac)指出,去年11月房貸利率升破7%,到1月26日的當周已回跌到6.13%;相同的房貸在2021年同一周利率為3.55%。

其他類型房貸比較會與美國聯準會升降息貼近;浮動式利率房貸跟證券化信用房貸,一般在美國聯準會利率變動後兩個付款周期內調變。

儲蓄

儲蓄的人想靠本金追求較好收益,接下來日子會好過得多。

美國聯準會指標利率上升,經常意味銀行對儲戶存款要多付息,話雖如此,銀行不會劍及履及,往往是想招徠更多存款時才那麼做;目前銀行都有充沛的存款,但有些金融機構已開始改變,例如Primis Bank銀行就把線上存款跟支票戶頭的利率改為5.03%。

RELATED ARTICLES

聯準會放緩升息幅度 法人預估再升2碼才會停止升息

美國聯準會一如預期宣布升息 1 碼,法人認為,聯準會很快會停止升息,但在終止升息循環前,應該還會再升息 2 次、每次升息 1 碼,而隨著聯準會升息步調放緩,投資市場風險偏好也將回升。

合庫金雷仲達:Fed上半年可能停止升息

合庫金控董事長雷仲達今天分析,美國聯準會(Fed)現已升息18碼、效果逐漸顯現,由於「沒人願意把整個經濟打趴」,預估聯準會貨幣決策將轉趨審慎,今年上半年可能停止升息,經濟可以稍微「喘口氣」。

美國聯準會仍在打壓股、房市,空頭尚未改變,郭恭克:2023年景氣最差,卻是佈局良機

美國聯準會雖在12月放緩升息步調,但主席Jerome Powell會後表示,近期通膨減弱仍不足以讓聯準會相信對抗通膨的戰爭已取得勝利,市場解讀Jerome Powell的貨幣政策態度仍然偏鷹,美股12月再度上演空頭市場反彈後的回檔走勢。

非A咖客戶 土建融2.5%起跳

中央銀行上周四宣布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公股行庫陸續跟進調升存款利率,除小老百姓的房貸利率外,象徵建商融資成本的土建融利率「地板價」也隨之調漲;公股行庫主管透露,本次升息後,土建融最低利率將由2.3%調高至2.425%,使中小型建商壓力更大。 公股行庫主管說,「除非是銀行眼中的超級A咖客戶,否則土建融利率恐怕很難低於2.5%了。」 今年以來,央行已四度升息,累計升息幅度為2.5碼。央行升息,將帶動銀行的存放款利率跟著上調,存款族的利息增多、貸款族負擔加重。 加上央行先前兩度調升存款準備率緊縮銀行資金,以及包含央行四度加碼打炒房在內的一系列不動產控管措施,都讓口袋不夠深、營運資金較為緊俏的中小型建商大喊吃不消。 行庫主管分析,央行雖沒有加碼打炒房措施,但升息會對房市造成抑制,特別是象徵建商資金成本的土建融利率,隨著啟動升息循環,地板價進一步拉高至2.425%,且因金管會先前也拉高國銀不動產放款風險權數,會使銀行緊縮相關貸款。 銀行主管指出,政府不樂見房市過度炒作,近年來銀行對土建融、房貸的授信都變得更為審慎,且央行三令五申銀行應按照風險進行差別定價,央行升息後,不動產各類放款的利率自然也會跟著央行的存款利率反應。

李同榮分析台灣房市10部曲,2023年Q4反轉關鍵

央行今年利率連4升,共升息2碼半(0.625%),重貼現率來到1.75%,創2015年12月以來的7年新高,專家認為溫和升息雖不至於直接影響房市,但會間接影響購屋心理,明年邁入升息後期,將出現十大影響,又以地緣政治的威脅成最大挑戰。 央行15日決議再升息半碼,但未調升存款準備率,吉家網董事長暨房仲全聯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認為符合預期,因此對房市直接影響有限,僅會間接對購屋者心理帶來暫時觀望的影響。 升息帶來暫時觀望 明年下半年才有影響 李同榮更以台灣過去房地產6次循環的狀況來說明,升息循環初期往往景氣最熱絡,對房市一點影響也沒有,就像今年上半年,但到中期就會影響經濟增長放緩,例如今年下半年,到了升息尾聲才開始間接影響房市,預計在明年下半年。 李同榮認為,雖然升息對房市直接影響有限,但已開始影響經濟,如去年GDP達6.25%,今年正在保3,因此仍會間接影響購屋信心,未來若如央行總裁楊金龍所言「軟著陸」,估計明年下半年升息可能已至尾聲。 兩岸衝突最大灰犀牛 是否反轉關鍵 不過李同榮強調,其他影響房市的變數仍多,尤其總統大選前兩岸衝突機會增高,將是2023年房市最大的一隻灰犀牛,因此2023年第4季將是房市是否反轉的關鍵時刻。 對於2023年的台灣房市,將出現十大走勢 全球經濟表現不佳 升息循環將結束,通貨膨脹趨緩,但已全面影響全球經濟表現。 國內經濟表現不佳 今年國內經濟成長趨弱,GDP保3,2023年保2,2024年可能面臨8年經濟負成長魔咒,勢必影響房市基本面與需求面動能。 技術面臨末升段 今年受升息、通膨、疫情、兩岸緊張、股市重挫、打房、等重大利空阻斷房市主升段,技術循環進入末升段的風險期。 地緣政治威脅 兩岸關係將成為2023年房市最大灰犀牛,尤其總統大選前後,對岸一定會有更進一步的文攻武嚇動作,會是明年下半年房市最大的挑戰。 政策打房趨緩 總統大選前房市降溫,政策實在沒有打房的理由,若真要找理由,就是趁勢落井下石,收割房市下修的功績。 成屋市場價盤量縮 2023上半年房市表現價穩量縮,房價漲跌互見,還不致反轉;下半年開始房價會有漲不動現象,部分超漲區會呈現小跌,房市表現價盤量縮。 預售市場推案量不減,會產生多殺多 預售屋市場經2022年投資客倒貨影響,銷售率明顯萎縮3成以上,明年雖然投資客倒貨影響趨緩,但若推案量不減,量大區域市場呈現建商與建商多殺多現象。 土地價格趨緩 建商土地存貨多,目前土地交易已萎縮近3成,未來追價意願低,漲勢將歇止。 商辦市場兩樣情,A辦走穩 由於缺工缺料與營建成本高漲,大量的都更A辦工程進度趨緩,因此供給不足的A辦租金仍然走穩,若需求沒有持續增加,B辦C辦將開始走弱。 總統大選前詭譎多變,2023年第4季將是房市反轉關鍵 明年上半年房市表現尚平穩溫和,下半年變數增多,總統大選前將會是決定全台房市是否反轉的最關鍵時刻。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