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7 3 月, 2023
Home食衣住行育樂睡太少就越想吃東西,脂肪會集中腹部,導致肚腩變大

睡太少就越想吃東西,脂肪會集中腹部,導致肚腩變大

「肥胖」不僅是愛美的男女永遠都在對抗的敵人,肥胖容易引發糖尿病等慢性病,也是新冠肺炎的高風險族群,是醫療界與政府想解決的難題。不少台灣人也面臨相同困境,晚上不睡覺躺在床上滑手機,造成睡眠情形不佳以及眼睛疾病以外,連帶影響到的重點區域,便是腰圍。研究發現,清醒的時間越長,人越想進食,身體活動量並未增加,暴肥指日可待。

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王羚表示,在今(2022)年4月發表的Mayo Clinic研究,缺乏足夠睡眠和沒有節制的飲食,會加速身體熱量消耗,進而導致反饋機制:「脂肪堆積。在這隨機控制、對照組的交叉研究中發現:「缺乏良好的睡眠,會導致腹部脂肪9%增加、腹部臟器脂肪11%增加;而臟器脂肪堆積與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和糖尿病發生率成正比。」

減少睡眠,每日的熱量攝取、體重微增、腹部脂肪都會增加

王羚醫師解釋,這項研究發現,不論是年輕、苗條或健康的受試者,只要減少睡眠時間一段時間,每日的熱量攝取、體重微增、腹部脂肪都會增加,且主要堆積內臟周圍(尤其是腹部的脂肪),而非過去認為會堆積在表皮或皮下組織。重要的是,即使之後就算回到恢復期,把缺乏的睡眠時間補回來,熱量攝取減少,體重雖下降,但內臟脂肪依然會持續增加。這說明了睡眠不足會觸發內臟脂肪堆積,也就是說睡眠不足儼然是肥胖、心血管、新陳代謝疾病好發的危險因子。

王羚進一步解釋,研究把12位健康成年人隨機分配到實驗組(限制睡眠,4小時睡眠)和對照組(正常睡眠,9小時睡眠),進行21天的睡眠監測和各項指標檢查,為期21天結束後回歸3個月正常生活,兩組互換再監控21天。研究過程兩組可自由選擇食物攝取,而研究人員需監測各項數據。差異的是,實驗組每天會額外攝取至少300卡熱量,其中攝取分別增加蛋白質攝取增加13%、脂肪17%,但於彌補期其攝取量會恢復平均值。研究發現有趣的現象:實驗組研究對象的熱量消耗在適應期、實驗期、彌補期,都沒有太大的差異。

王羚特別說明,單單衡量體重變化往往會低估睡眠不足造成脂肪堆積的影響,因此特地使用電腦斷層CT scan來觀測。研究發現,實驗組研究對象的臟器周圍脂肪的明顯變化,讓人不得不正視睡眠不足對新陳代謝疾病的潛在影響,而長時間睡眠不足會導致內臟脂肪逐漸積累擴張。

王羚醫師最後強調,睡眠不足與體重及脂肪堆積影響甚鉅,對於無法改變睡眠的長度和模式的族群,請竭盡所能地節制的飲食及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以維持身體健康的新陳代謝,減少臟器脂肪堆積、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好發率。

RELATED ARTICLES

擺脫水桶腰、小腹贅肉! 必須知道這8種「容易使腰粗食物」!

想要擁有窈窕的身材嗎?對付肥胖可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尤其是腰部的肥肉更是難以消除的大麻煩。如果你也在減肥之路上屢屢失敗,甚至對於那些讓你瘦不下來的水桶腰和小腹束手無策,那麼這篇文章終於為你帶來解答了!今天,我們要介紹8種「容易使腰粗的食物」,如果你想在夏天到來之前擁有迷人的小蠻腰,那麼一定要避免以下這些美食的誘惑哦!

科學家說,上午9點30分到11點之間喝第一杯咖啡最好

許多「咖啡控」早晨一醒來,就是來杯咖啡喚醒自己;也有人習慣到辦公室立刻進行咖啡儀式,為工作開機。科學家認為,喝第一杯咖啡最佳的時間是上午9點30分到11點之間。以下是科學家總結多項咖啡研究,提供給咖啡愛好者的飲用指南。

中醫師建議4穴位按摩抑制食慾

過年總是一直吃嗎?美食佳餚零食飲料一樣接一樣,但為了不養成大魚大肉的習慣、控制食慾,中醫師建議,可以在飯前按壓饑點、耳神門穴、地倉穴、石門穴等穴道,以按磨穴道來幫助抑制食慾。

控糖5關鍵,遠離糖尿病威脅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糖尿病在109年共奪走10,311條寶貴生命,平均每小時就有1.2人死亡。另外依據國民健康署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1.1%(男性12.4%;女性9.7%),預估全國約有218.6萬人罹患糖尿病。

Pinterest發布2023生活趨勢大預測

2023年將會是特別一年,因為今年是全球正是走出疫情的一年,世界各地都在大解封,未來生活趨勢趨勢眾人關注。全球最多創作者找尋靈感的圖片分享社群平台Pinterest,每年都會發布趨勢預測報告。這份報告根據超過4億名用戶搜尋的內容,命中率高達80%,以下來看看2023流行趨勢。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