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31 3 月, 2023
Home全球經濟宏觀製造、服務及營建業指標全跌 台經院:經濟最糟情況還沒來

製造、服務及營建業指標全跌 台經院:經濟最糟情況還沒來

台經院2022年11月25日公佈10月台灣景氣動向調查,製造業、服務業及營建業三大營業氣候測驗點皆同步下滑,服務業呈連續三個月的下滑態勢,製造業下滑程度已較先前趨緩,但仍連續十個月下滑,為2020年5月以來新低。台經院院長張建一示警,最糟的經濟狀況可能還沒來,「現在可能最差的還沒過去。」

台經院指出,10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84.2點,較上月修正後之84.63點下滑0.43點。廠商對未來半年景氣看法,看好廠商由9月的11.4%增加4.1個百分點至當月的15.5%,看壞比率由9月的44.8%減少7.1個百分點至當月的37.7%,部份廠商對景氣的看壞程度較上月調查為低。

10月服務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1.09點,較上月修正後之94.74點減少3.65點。在未來半年看法部份,運輸倉儲業較看壞未來半年景氣表現,零售業、餐旅業與證券業則較看好未來半年景氣表現。

而10月營業氣候測驗點為85.10點,較9月之90.34點下滑5.24點,已連續三個月呈現下跌態勢。展望未來,雖然公共建設及綠建築開發如火如荼展開,但民間建設相對不熱絡,特別是房建築工程、機電整合工程,故未來半年營造業景氣看法持平。

張建一表示,現在還在2022年第四季,2023年都還沒來,可能最差的還沒有過去。不過,他認為,國際經濟景氣不佳導致出口放緩,「我們就要靠內需來帶動。」台灣景氣不會衰退是放緩。

總經環境差但內需消費可望提升

他說,今年第四季台灣消費包括零售其實還不錯,過去兩年基期很低,現在我們已經與病毒共存、也開放觀光客,第四季消費應該會相當不錯,同時,明年內需投資、政府公共建設及民間消費應會持續,能支撐台灣經濟成長。

張健一認為,明年台灣經濟景氣通膨問題還是影響關鍵,台灣目前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在3%以下,相較過去的「1點多」,民眾仍然很有感,尤其是食物上漲的部份。能源還是未來物價漲的主因,如果能源價格能逐漸向下,台灣通膨應該可以控制,「台灣跟其他國家來講我們的通膨相對穩定。」

張健一強調,至少到明年第二季之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仍然相當高。他也提到,若未來中國順利解封,經濟轉好確實對全球或多或少會有幫助,進口就會增加,這對中國的經濟內需、投資,以及全世界供應鏈都有正面影響。

但他同時也說,解封可能會使得中國CPI目前的2點多飆升至4%以上,由於中國還是世界工廠,將造成生產成本增加,賣出去的產品價格是否會跟著漲?造成第二波全球輸入性通膨,需持續觀察。

RELATED ARTICLES

台灣房市利空現況四大因素:國內經濟成長趨緩、房貸利率增加、民眾購屋能力降低、政策造成觀望氛圍

中央銀行已經連續五次升息,並且對房市管控政策表達了明確的立場,表示會繼續採取目前的信用管制政策。對此,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指出,由於國內經濟前景不明朗,房貸利率已升至1.98%,民眾1月的平均薪資下降了0.72%,再加上政策鬆綁的可能性較低等四大負面因素,預估未來半年國內房市交易結構可能會呈現「交易量再度減少、價格緩步下跌」的趨勢,整體房市景氣進入盤整期,因此仍需要謹慎應對。

房貸年增率創近三年半新低 央行指出政策打炒房是主因

房市景氣退燒了,房貸數據會說話。中央銀行2023年3月1日公布,2023年1月全體國銀房貸餘額9兆3,665億元,單月大減109億元,創七年最大,房貸年增率進一步下滑至5.61%,為近三年半新低。

台灣景氣谷底落在5、6月?龔明鑫:領先指標回升,景氣不會再壞下去

國發會公布2023年1月景氣燈號,令人不安的是,連續三個月都亮起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面對此情況,朝野立委紛紛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上關切我國第15次景氣循環何時更新公布。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第15次景氣循環高點將於3月下旬公布,不過他也坦言,現在處於下行風險中。這也意味著,我們正處於一個經濟下行的風險期,不容忽視。

鄉林集團備妥150億銀彈兩岸購地,2023年為積極購地年

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於2023年2月23日表示,隨著「平均地權條例」即將上路,土地價格出現鬆動降溫,因此今年將是鄉林的積極購地年。鄉林已備妥150億元的銀彈,準備在兩岸購地。台灣鎖定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彰化;大陸則看好青島、南京、武漢、成都。

中國經濟復甦即將到來?春節消費增加買氣火爆

在全世界瀰漫著景氣衰退陰霾時,全世界都在期待著,中國能否在解封後實現經濟復甦?2023年第一波內需行情和農曆春節消費的急劇上升,為全球經濟注入了強心劑:但市場要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還需要幾個條件。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