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6 3 月, 2023
Home全球經濟宏觀預測景氣循環有多困難?掌握先機找到轉折點

預測景氣循環有多困難?掌握先機找到轉折點

以比「買進後持有」型的投資人賺得更亮麗的報酬。尤其是,如果投資人能在衰退開始前四個月把股票變現(或投入短期國庫券),再於衰退結束前四個月投入股市,能賺得的風險調整後報酬率平均比「買進後持有」的投資人高了近5%。而其中約有三分之二的報酬歸功於準確預測出衰退結束時間,如表 15-3 所示,股市會在經濟衰退結束前四到五個月觸底;另外的三分之一,則來自於在高峰期之前的四個月先行出售股票。如果投資人轉換股票與債權的時間,只比國家經濟研究院確認衰退開始與結束早了幾個月(亦即,實際上已經開始或結束衰退了),那就只能比「買進後持有」型的投資人多賺 0.5%。

預測景氣循環有多困難?

如果有人能事先預測何時會衰退,將可賺得豐厚報酬。這或許是讓人們願意耗費幾十億美元的資源去預測景氣循環的原因。但是從紀錄上來看,預測景氣循環轉折點的成功率非常低。

波士頓聯邦準備銀行副總裁史蒂芬 ‧ 麥克尼斯 (Stephen McNees) 做了大量研究,探討經濟預測的準確度。他宣稱,決定預測是否準確的關鍵因素,是研究人員究竟針對哪一段時間做預測,而以景氣循環轉折點來說,所截取出來的研究期間乃是「錯誤百出」。然而,如前所述,能讓預測者成功掌握市場先機的,正是找出轉折點。

預測 1974 年到 1975 年的衰退期尤其難倒了許多經濟學家。1974 年 9 月, 福特 (Gerald Ford) 總統在華盛頓舉辦反通膨研討會,邀請二十餘國的頂尖經濟學家,但幾乎沒有任何人察覺到當時美國經濟正處於戰後最嚴重的衰退中。麥克尼斯研究五位傑出經濟學家所發表的預測,發現預測的中位數高估了國民生產毛額 6%,低估了通膨 4%。由於幾乎沒有人及早發現 1974 年的衰退,因此很多經濟學家瞄準了下一次,惟直到 1980 年才再次出現衰退。不過,多數經濟學家所認定的衰退起始時間都早了,他們認為衰退始於 1979 年。

從 1976 年到 1995 年,羅伯特 ‧ 艾格特 (Robert J. Eggert) 以及後來的藍德爾‧ 摩爾 (Randell Moore),記錄並摘要一群傑出的經濟與景氣專家所做的經濟預測。他們編纂這些數值,並發表在《藍籌經濟指標》(Blue Chip Economic Indicators) 月刊。

1979 年 7 月,《藍籌經濟指標》的報告指出,絕大多數的預測人士相信經濟已經開始衰退──1979 年第 2、第 3 與第 4 季的國民生產毛額成長率預測值皆為負。然而,國家經濟研究院宣布,景氣循環的高點一直到 1980 年 1 月才出現,美國經濟在 1979 年仍持續擴張。

1981 年到 1982 年的衰退相當嚴重,當時美國的失業率來到戰後的高點10.8%,但此次預測也沒有比較精確。1981 年 7 月號的《藍籌經濟指標》刊載〈經濟可望在 1982 年走向繁榮〉(“Economic Exuberance Envisioned for 1982”), 但現實正好相反,1982 年是一場大災難。在 1981 年 11 月之前,預測者已經發現美國經濟停滯不前,氣氛由樂觀轉為悲觀。多數人認為,美國經濟已步入衰退(事實上衰退在幾個月前就發生了),七成的人預料衰退將會在 1982 年第1季告終(並沒有,本次衰退反而寫下了戰後最長衰退時期的紀錄,直到當年11月才結束),九成的人預料會是溫和衰退,大概是 1971 年的程度,不會太過嚴重──又錯了!

1985 年 4 月,美國經濟處於擴張期,預測者開始預測榮景還會持續多久。

他們的答案平均值是還有二十個月,亦即景氣循環的高峰會落在 1986 年 12 月,比景氣實際反轉的時間早了三年半。即便是最樂觀的預測者,都認為衰退將會在 1988 年春天開始。從 1985 年到 1986 年,不斷有人在問這個問題,沒有任何一位預測者想到 1980 年代的擴張居然能持續這麼久。

接下來,1987 年股市崩盤,預測者降低國民所得毛額成長率的預測值,認為 1988 年成長率將為 1.9%,1987 年則有 2.8%,這是該項預測十一年來的最大跌幅。然而實際情況卻相反,1988 年的經濟成長率將近 4%,即便股市崩盤, 整體經濟仍強勢成長。

隨著擴張持續,本來認為衰退不遠的想法,轉變成繁榮將常駐的信念。持續的擴張讓越來越多人相信,人為的努力或許可以打破景氣循環的周期。比方說透過政府政策,或是以服務業為主之美國經濟所培養出的「防衰退」特 質。培基證券 (Prudential-Bache Securities) 的資深經濟學家艾德 ‧ 亞德尼 (Ed Yardeni) 在 1988 年底撰寫〈新浪潮宣言〉(“New Wave Manifesto”),指出在 1980 年代剩下的這兩年內,自我修復的成長型經濟模式將會持續下去。就在全球即 將爆發二次大戰以來最嚴重之衰退的前夕,《紐約時報》的資深財經編輯李奧納德 ‧ 希爾克 (Leonard Silk),在 1990 年 5 月刊載的〈景氣循環真的存在嗎?〉(“Is There Really a Business Cycle ?”) 宣稱:

多半的經濟學家預測 1990 或 1991 年都不會出現衰退,而 1992 年是總統大選年,美國很可能極力避免衰退。日本、西德以及歐亞其他多數資本主義國家也都處於長期成長的局面,看不到盡頭。

然而,《藍籌經濟指標》在 1990 年 11 月便提出報告,指出團隊裡多數人認為美國經濟已經下滑、或者正要下滑進入衰退。不過在 11 月的時候,美國經濟不僅已經衰退了四個月,股市也已觸底,正要開始反彈。假定投資人在確定衰退之際抱持著普遍的悲觀心態,就會在股市低點出售股票,而當時股市才正要走向為期三年的強勢反彈。

從 1991 年 3 月到 2001 年 3 月是美國經濟史上創紀錄的擴張期,時間長達十年,再一次醞釀出「新時代經濟學」與「無衰退經濟學」的言論。即便到了2001 年初,多數的預測者還是看不出有衰退的跡象。事實上,在 2001 年 9 月的恐怖攻擊之前,在接受《藍籌經濟指標》調查的經濟學家中,只有 13% 相信美國經濟正處於衰退。而之後國家經濟研究院卻指出,美國的衰退早在 3 月、也就是六個月之前就開始了。在 2002 年 2 月以前,不到兩成的經濟學家認為衰退在 2001 年就會結束,但是國家經濟研究院測定的衰退結束時間是 2001 年 11月。同樣的,經濟學家也要一直等到事情發生了,才能決定景氣循環的轉折點。面對 2007 年到 2009 年的大衰退,預測者的表現也沒有長進。國家經濟研究院一直到 2008 年 12 月才測定衰退起始時間,那已經是衰退開始一年以後的事了,標準普爾 500 指數已跌了超過 40%。聯準會確實在 2007 年 9 月開始放寬利率,那是衰退發生的三個月之後,但當時聯準會也不認為衰退即將到來。在2007 年 12 月 11 日的聯準會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會議上(美國經濟當時已經處於衰退),聯準會的經濟學家戴夫 ‧ 史多克頓 (Dave Stockton) 對該會的預測值做出以下的摘要說明:

顯然我們的預測並不認為景氣循環已經出現高峰。因此,在預測中,我們還不能說目前美國的經濟處在景氣循環的下坡。我們的預測認為現在出現的是「成長的衰退」(意指經濟成長減緩),就這樣而已。
結論

股票的價值以企業獲利為本,景氣循環是決定獲利的主要因素。若能預測經濟循環的轉折點,將可賺得豐厚報酬,但任何學派的經濟學家都無法精準預測。

投資人最糟糕的行動,是對經濟活動人云亦云。這會使投資人在情勢大好、每個人都樂觀看待的時候買在高點,之後賣在低點。

本章對投資人的啟示很明確。要靠分析實質經濟活動來打敗股市,必須具備連預測人士們都不具備的先見之明。

長線獲利之道:散戶投資正典 (原著第五版)

(本文摘自傑諾米‧席格爾著《長線獲利之道:散戶投資正典 (原著第五版)》,寰宇出版提供)

RELATED ARTICLES

房貸年增率創近三年半新低 央行指出政策打炒房是主因

房市景氣退燒了,房貸數據會說話。中央銀行2023年3月1日公布,2023年1月全體國銀房貸餘額9兆3,665億元,單月大減109億元,創七年最大,房貸年增率進一步下滑至5.61%,為近三年半新低。

台灣景氣谷底落在5、6月?龔明鑫:領先指標回升,景氣不會再壞下去

國發會公布2023年1月景氣燈號,令人不安的是,連續三個月都亮起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面對此情況,朝野立委紛紛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上關切我國第15次景氣循環何時更新公布。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第15次景氣循環高點將於3月下旬公布,不過他也坦言,現在處於下行風險中。這也意味著,我們正處於一個經濟下行的風險期,不容忽視。

鄉林集團備妥150億銀彈兩岸購地,2023年為積極購地年

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於2023年2月23日表示,隨著「平均地權條例」即將上路,土地價格出現鬆動降溫,因此今年將是鄉林的積極購地年。鄉林已備妥150億元的銀彈,準備在兩岸購地。台灣鎖定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彰化;大陸則看好青島、南京、武漢、成都。

全世界在2023年新開33間豪華新酒店盤點

隨著疫情逐漸緩和,全球旅遊產業開始復甦,各大酒店品牌也開始計畫全球擴張,為旅客們帶來更多豐富的旅遊體驗。其中,2023年將會是酒店品牌陸續開幕的一年。首先來看期盼已久的日本東京寶格麗「Bulgari Hotel Tokyo」,擁有全世界最高的天空露台之一,從這裡可以俯瞰整個東京市區,絕對是旅遊者必遊的景點之一。位於英國倫敦的半島酒店「The Peninsula London」擁有200間客房和公寓的豪華酒店,位於倫敦市中心,鄰近海德公園和白金漢宮,是倫敦市區內最矚目的酒店之一。還有麗思卡爾頓隱世「Ritz-Carlton Reserve」、六善Six Senses等品牌的分號也將陸續開幕,為旅客帶來更多選擇。其中,位於印度洋上的馬爾地夫的六善酒店將開設新的分店,讓旅客能夠在海天一色的美景中盡情享受度假時光。

疫後國際觀光復甦 艾美獎主持人Erica Olsen遊台南 體驗府城復古風格文創遊程

為了擴大吸引美國、加拿大旅客來台旅遊,交通部觀光局特別邀請了曾榮獲艾美獎的主持人Erica Olsen來台,進行參訪台灣歷史文化起源地-台南的行程,拍攝精彩的旅遊節目。此行中,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的代理局長林國華特別代表市長黃偉哲前來探班,並贈送了台南特色的伴手禮-百年老店振發茶行經典手作茶組以及愛文芒果、晶鑽鳳梨果乾,供外賓品嚐。目的是透過國際媒體拍攝的旅遊節目,吸引更多國際旅客來台南體驗不一樣的旅遊風貌,為疫情後的國際旅遊市場繼續注入活力。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