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7 3 月, 2023
Home房地產大市場2022年Q3台灣預售屋不再瘋漲,新竹、高雄、台南三大都會區交易量腰斬

2022年Q3台灣預售屋不再瘋漲,新竹、高雄、台南三大都會區交易量腰斬

台灣近期預售交易情況趨緩,房價卻節節攀高,根據實價登錄資料,比較近2年第三季的七大都會區預售市場表現,平均單價較去年同期上漲逾2成,但預成交量則較去年同期下滑49.2%。

新竹、高雄、台南三大都會區預售屋漲幅明顯

其中,漲幅最明顯的分別是新竹高雄台南三大都會區。永慶房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這三大都會區的共通點在於,受益於產業群聚效應,以及科技新貴「高消費力」的買盤湧現。在此期待下,預售房價上漲幅度自然優於其他縣市。新竹縣市預售平均單價上漲幅度將近4成,成交的熱門區域位在竹科所在的新竹市東區,恰好能證明新竹房價上漲和竹科題材有關。

而漲幅位居第2、第3的台南高雄市,同樣有南科與橋科兩大科學園區題材,科技業進駐帶來大量的就業人口,也帶動區域的居住及購需求,房價獲支撐,讓預售平均單價明顯上漲,台南一年內上漲了28.1%,高雄則年漲27.5%。

預售的交易量部分,陳金萍說,七大都會區今年第三季交易量都相比於去年有所減少,形交易量從去年的15041件,驟降到今年的7645件,下滑49.2%,幾近腰斬,可見預售買氣大降溫。

高雄、台北與台中,預售屋交易量大減

減少最多的是高雄台北台中,減幅都超過6成。除了台北因供給量相對較少,減幅相對明顯外,高雄台中兩大都會區2021年第三季預售交易均破千件,台中更高達4000件以上,但今年第三季僅剩千餘件,高雄只有507件,預售買氣大降溫。

陳金萍表示,自去年12月內政部推出預售禁止換約政策後,就讓市場投機買盤退場,加上今年以來受到升息、疫情、股匯市下挫等影響,民眾觀望氣氛濃厚,在資金派對結束後,交易回歸基本面,剛性需求穩定區域,房市表現相對也獲得支撐。

國家發展委員會景氣燈號,去年第三季度均顯示「紅燈」,顯示當時市場對景氣看好。而目前景氣燈號轉為17分的黃藍燈,國內經濟景氣面臨挑戰,陳金萍提醒,雖國內央行升息相對溫和,但第四季仍有升息機會,民眾購負擔能力被限縮,不論是成或預售買氣都可能受到衝擊,預期房市降溫的趨勢恐將持續。

RELATED ARTICLES

2023年329檔期台中建商推案保守,總銷僅約新台幣600億元

數個百億大型案子在水湳地區蓄勢待發,試圖探測市場反應。2023年329的推案重點集中在北屯區,總銷售金額預計將突破新台幣200億元。其中,位於北屯區的14期重劃區尤其引人矚目,成為各大上市櫃建商爭奪的焦點戰場。

台灣建商面臨消化挑戰!商辦與廠辦供應量持續增加

升息浪潮不減,經濟景氣放緩,再加上一波波的政策打房,住宅市場買氣減弱,商用不動產也跟著降溫。高力國際的調查發現,今年商辦買氣與去年相比減少了6成,預計未來五年將有100~120萬坪的超量供給陸續問世,建商必須思索未來的策略,可能朝向租賃市場來消化存量。

水湳永續智慧城核心出現麥田與大型裝置藝術!總太地產攜手東海大學建築所創業界之先

台中市水湳經貿園區內竟有一大片黃澄澄的麥田?讓經過的民眾眼睛為之一亮,且麥田中還佇立著4座大型裝置藝術,原來是總太地產與東海大學建築系合作計畫,透過大型地景藝術呈現永續生活概念,並藉由裝置藝術建構出互動關係、建築材質、空間功能、時間性等關聯性,值得細細品味時間流動與風、光、綠影的變動。

台灣房市利空現況四大因素:國內經濟成長趨緩、房貸利率增加、民眾購屋能力降低、政策造成觀望氛圍

中央銀行已經連續五次升息,並且對房市管控政策表達了明確的立場,表示會繼續採取目前的信用管制政策。對此,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指出,由於國內經濟前景不明朗,房貸利率已升至1.98%,民眾1月的平均薪資下降了0.72%,再加上政策鬆綁的可能性較低等四大負面因素,預估未來半年國內房市交易結構可能會呈現「交易量再度減少、價格緩步下跌」的趨勢,整體房市景氣進入盤整期,因此仍需要謹慎應對。

政府重拳打擊炒房,房市成交量下滑? 329黃金檔期因商辦案大爆發而掀波濤!

每年的329黃金檔期向來是台灣房市的重要指標之一,但今年因政府頻頻打擊炒房而受到影響,成交量在一、二月份較去年同期下滑了2成8。然而,就在政府大力打擊炒房之時,預售建案在329黃金檔期竟爆八千億元大量,顯示出建商對於市場的信心。政府再度發聲表示要嚴控炒房情事,但建商卻據此爭取時間,賣多少算多少,這樣的情況讓整個房市陷入波濤洶湧之中。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