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30 11 月, 2023
Tags台灣

Tag: 台灣

五大建商看好台灣房市未來發展 2024年推案將有望達到驚人的1,700億元

預計2024年,國泰華固長虹、潤泰新及遠雄這五大上市建商將推出總計高達1,700億元的建案量,其中國泰華固的案量創下歷史新高,顯示在外部干擾因素消散後,房市將進入一個新的推案高峰期。

591告訴你!台灣房市的冷熱區域分析

房地產市場近期呈現急速的冷卻趨勢。根據591房地產交易平台的新建案數據,今年六大都會區以及新竹的新房銷售情況相較於去年明顯地走緩。事實上,2023年上半年,台灣全境只錄得694筆的新建案完銷,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完銷數量達到了1,400多筆,下降了超過五成。

台灣未來房市分析 囤房稅2.0與新成屋難題

新北市已經成為了新案數量最多的區域,累積的數量高達1.66萬套,這一數量已經連續五個季度在增長,主要集中在板橋、淡水以及新莊區。其次為桃園市龜山桃園中壢,共有近1.4萬戶。台中市北屯南屯、烏日、西屯,則有1.3萬戶,佔據全台一半以上,成為三大重災區。 

北台灣2023上半年推案量驚人,住宅和商辦建案齊頭並進,逼近7千億元

雖然2023上半年的總推案量看似極高,但在北台灣的各個縣市中,只有台北宜蘭新竹地區的推案量有所增長。相對於首次購族來說,價格更為友善的新北桃園及基隆地區的推案量卻皆少於去年同期。
- Advertisement -

台灣房市緊縮 開發商偏向商業、工業地產發展

隨著房市政策的持續緊縮,住宅市場的交易動力顯著降低,因此開發商開始將開發重心轉向商業和工業地產的建設,使新建不動產的結構持續向商業和工業地產傾斜。根據2023年前4月的統計數據,全台新的建築許可證中,住宅類型的比例首次下降至50%以下,這個比例甚至低於2009年金融海嘯後以及2016年實施房地合一稅時的住宅市場景氣谷底。

台灣房市轉變 觀望態度導致5月交易量下降1成

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的統計數據,相較於4月,5月份的房地產交易量在台北減少了7%,新北縮減了15%,桃園新竹台中台南以及高雄則分別減少了13%,9%,6%,8%與6%。

房價季減1.5% 全台灣新屋價格2020年來首次下跌

國泰房地產指數2023年4月27日公布今年首季全國新市況調查,相較前一季「價量俱跌」,房價季減1.5%,是全國新價格2020年來首次下跌。雖然季度房價下跌,但年增率仍達8.2%,顯示房價漲勢仍屬強勁。國泰房地產指數也指出,首季新市場買氣觀望,成交量為五年新低,讓連漲兩年的房價漲勢已趨緩。

台灣七大都會區2023年第一季預售屋推案總戶數超過3萬,建商腳步未減緩

建商推案腳步並沒有因台灣房市降溫而減緩!根據永慶房產集團公佈的資料,2023年第一季全台共有323件新推案,總戶數達32454戶,顯示建商對市場依然看好。然而,由於目前的房市趨緩,預售交易量也持續下滑。建商要想在市場中立足,必須提供好地段、合理價格和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定位才能脫穎而出。因此,建商們在推出新案時必須謹慎評估市場需求,提供適當的產品,才能符合消費者的需求。
- Advertisement -

「平均地權條例」引爭議,賴正鎰籲政府勿傷害房市正常交易

全國商業總會主席賴正鎰表示,平均地權條例爭議多,房地產業已準備聯手法界專業人士研議如何提釋憲案。賴正鎰呼籲政府打炒房「不能無限上綱」,以避免傷害房市正常交易。此外,林右昌內政部長也提出了虛坪改革政策,引起市場對實坪制的關注。

營造成本是房價難以下跌的主因!建商如何應對長期風險及不確定因素下的房地產市場?

在面對房地產市場的長期風險及不確定因素下,台灣建商也在評估保守的原則下推出多個案,但房價看跌不跌,對此麗寶集團麗盛建設總經理何昭宏表示,營建成本是房價很難下跌的主因,房地產開發商在建造房之際,必定把當下所有成本合併考量,如土地成本、營造成本、人力成本及稅負壓力等等。建商需要掌握營造成本,才能在適當的時機點推出新案,而隨著營造材料及人工成本的攀升,建商不得不依時價調整成本,並且反應在售價上,這也是為何建商很難降低房價的原因。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