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5 4 月, 2024
Tags台灣

Tag: 台灣

台灣房價官方版本出爐,2002年Q2狂漲、六都全創歷史新高

內政部2022年10月2日發布最新住宅價格指數,今年第二季六都房價狂漲,全部寫下歷史新高,本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123.97,較上季上升2.44%,並較去年同季大幅上升10.27%,指數也創下新高。 內政部表示,第二季因經濟持續成長,房貸利率維持相對低檔,再加上通膨與營造成本上揚影響,推動國內房價持續走高。 內政部指出,2002年第二季6都住宅價格指數與上季相較,上升幅度分別為新北市2.10%、台北市1.03%、桃園市2.41%、台中市2.53%、台南市2.22%,高雄市2.85%。 內政部說明,本季全國住宅價格季變動上升2.44%,雖較第1季上升2.99%為少,但仍較去年各季上升1.64至2.32%為高;另本季全國建物買賣登記棟數8萬6,010棟,較上季8萬4,776棟增加1.47%,整體呈現價漲量升情形。 內政部指出,依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本季經濟成長率為3.05%,較上季3.72%持續趨緩;另參考國發會景氣對策信號,第2季雖皆為綠色穩定燈號,但分數出現連續下降情形,顯示景氣擴張力道有放緩情形。 在金融面部分,受到央行3月、6月升息影響,五大銀行新承作房貸利率在6月已調升至1.614%,將逐步加重購者房貸負擔。 營建氣候已呈現連續5個月下滑趨勢 參考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動向調查中營建業部分,截至今年6月,營建氣候已呈現連續5個月下滑趨勢;不動產業方面,今年6月看壞景氣的廠商比例亦高達59.5%,顯示業者對於房市前景樂觀看法趨向保守,民眾在購時也需更加注意未來市場價格可能變動的風險。

台灣史上最大公辦都更「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E1、E2街廓公辦都市更新案」舉行簽約儀式

台灣史上最大公辦都更案、台北市西區門戶最後一塊拼圖「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E1、E2街廓公辦都市更新案」9月26日舉行簽約典禮,全案預計2025年開工,2030年完工,預估開發後總銷達750億元以上。

台灣6成縣市都更連3年掛蛋

根據內政部最新都市更新發展計畫(2023到2026年),過去三年台灣都更案核定件數256件,主要集中在六都,台北市新北市就貢獻204件、占比近八成,但22縣市中有13個、近六成是連3年掛蛋。

台灣升息半碼船過水無痕?徐佳馨:房市暗潮洶湧

台灣中央銀行於2022年9月22日升息半碼,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深遠。住商不動產企研室資深經理徐佳馨分析,此舉雖看似輕微,但實際上暗藏巨大影響。首先,央行提高存款準備率一碼,將間接緊縮市場資金,預計達上千億,這將使銀行在房貸放款上變得更加保守。
- Advertisement -

台灣房市7大利空夾擊,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認為928難見曙光

台灣房市7大利空 2022年自第二季開始,台灣房市受到以下利空因素影響,導致全台預售銷售量劇減 升息 通膨 疫情 打房 假性需求過高 投資客倒貨 兩岸衝突增高 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2022年房市928推案預估量約為2396億元,不過台灣房市面臨7大利空齊發,檔期恐怕熱鬧有餘,但驚喜不足,買氣也難大幅上升。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今年928檔推案量仍不小,但卻不如外界預期的那麼大,較2021年同期僅略增80餘億元,年增率約3.7%,原因都是因為房地產「發延」症狀嚴重;由於11大選投票日逐漸逼近,延推的建案只增不減,導致今年最後一檔檔期熱鬧有餘,但驚喜不足。 推案量不小 但低於預期 何世昌解釋,雖然今年928檔案量持續成長,但成長的主因是如「DIAMOND TOWERS台北之星」等延推案量挹注。然而,未能爆大量的原因也是延推案所造成;由於11月地方諸侯大選將至,部分建商索性選擇避其鋒芒,將公開銷售時間續延至選後,例如「都廳大院」繼續沉潛,以至於推案潮不如想像中那麼洶湧。 今年928檔推案量最大的縣市為台北市,案量逼近千億元。不過,北市建案數量並不多,主要是指標案量金額可觀所致,尤其是「DIAMOND TOWERS台北之星」單一個案就占全市近半案量。 北市928檔建案最集中、且新案數量最多的地方是「北投士林科技園區」,今年以來,北士科建案的每坪開價、成交均價都達到三位數,房價水準直追士林天母地區,儼然已成為北投新豪宅區。 蛋白蛋黃同床異夢 桃園建案緊捉區外客 推案量居次的新北市,今年928檔約有780幾億元新案開賣,但此檔期推案零星分散於各地,僅三重二重疏洪道重劃區、二重地區(捷運先嗇宮站一帶),以及土城暫緩發展區等地案量稍多,其餘區域案量均在百億元以下。 由於桃園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的延推案多在暑期間公開,例如青埔特區便是如此,因此桃園928檔推案量僅剩約343億元。產品的部分,多數建案以二房、三房為大宗,鎖定首購、首換與大台北輕移民。有趣的是,桃園蛋白區推案數比蛋黃區多,蛋白區建案多想拉攏受高房價推擠而來的桃園市區客,而市區建案卻想吸引大台北輕移民。 新竹持續攻高價 選後買氣很重要 新竹928檔量能亦有限,只約250幾億元,且多集中在竹北菁華重劃區;雖然菁華區供給量稍增,但預期新案成交均價至少從一坪70萬起跳,4、5字頭的價格已經回不去了。另外,往年推案極少的寶山鄉,今年湧現推案潮,928檔有數個新案開賣;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價新案助攻之下,寶山新建案房價是否能在短短一年內,從1字頭飆到3字頭?後續頗值得關注。 何世昌認為,今年以來,疫情、打房、升息、選舉、經濟衰退疑慮、第四次台海危機,以及芮氏規模6級以上地震等負面消息接踵而至,可謂是集各大利空於ㄧ身,這種情況堪稱「百年一遇」,預料買氣難大幅上升,業者心心念念的遞延性買盤,或許要等到選後才會見到曙光。

2022年第二季「全球房價指數」公布,台灣房價實質成長率5.8%,排名全球14名

瑞普萊坊2022年9月15日公布最新的2022年第二季「全球房價指數」,全球表現呈現外強中乾,名目房價年增率一成,但受通膨壓力影響,全球國家有三成九面臨下跌,房價實質成長率平均只有1.6%;其中台灣排名全球第14,達5.8%,相對理性。 國際知名獨立地產顧問公司萊坊(Knight Frank)發表2022年第二季「全球住宅房價指數」。該指數係根據各國官方統計機構或央行發表的房價數據,追蹤全球主要國家(或區域)的住宅價格表現。 結果顯示,全球房價2022Q2名目年增率為10%,略遜於前季的10.6%。在56個國家中,有51個價漲,更有25個國家漲幅超過雙位數。台灣則以8.4%的漲幅,從前季的第32名緩升到第30名,但仍屬中後段表現國家。 不過,若扣除消費者物價指數後的房價實質成長率,台灣表現得相對穩健,即使考慮通膨因素,也有5.8%的正成長,排名更竄升到前段的14名。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表示,台灣通膨壓抑在3%以下,而且持續探低,因此名目和實質增長差距不大,相比全球市場表現,十分穩健,只要市場自律,即便有升息壓力,但政府加碼管制政策的動機不強。建議消費者、業者都不要過度恐慌或期待,應回歸理性,以中長期持有的自住、自用角度評估市場機會。 土耳其居全球房價2022Q2名目年增率榜首 這項報告指出,全球房價2022Q2的名目年增率排名中,榜首為,年增率達160.6%,領先第二名斯洛伐克135個百分點,蟬聯本季榜首。 在土耳其後,緊接著就是中歐、東歐各國,除了第二名的斯洛伐克,前十的國家有七個來自歐洲地區,包括:捷克、冰島、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斯洛維尼亞。 台灣則以8.4%的漲幅,從前季的第32名緩升到第30名,但仍屬中後段表現國家。不過,以實質成長率來排名,則出現大洗牌現象。 報告顯示,本季的漲幅,有很大一部份來自於通膨壓力推升房價,而非實體經濟成長的拉力,因此若扣除消費者物價指數,則實質房價成長率(Real Price Growth),下跌國家竟暴增到22個之多,全球平均漲幅也僅剩1.6%,對比去年同期6.2%,顯著下滑。 其中台灣排名,由原本中後段的30名,竄升到前段的14名。

升息與經濟衰退夾擊 台灣房市短暫寒冬

面臨升息與經濟衰退的雙面夾攻,韓國首爾出現房價暴跌的情況,而台灣六都7月買賣移轉棟數也有大幅量縮的跡象,雖然8月成交數有成長回升,但主要仍為基期因素。學者分析,美國聯準會Fed)持續升息,在貨幣緊縮的狀態下經濟也會衰退,自然現在房市不優,但仍需注意是否一年半載又恢復多頭格局。 韓國新聞頻道YTN報導,在今年升息與經濟衰退的態勢下,韓國首爾出現房價暴跌,投資者就算賠掉10%簽約金也願意「違約逃命」,擔心房價繼續崩跌。 韓國首爾松坡區蠶室新建的住商混合公寓大樓,今年6月以31.85億韓元(約新台幣7,177萬元)簽約的82.5平方公尺(約25坪)房產,但最近買主卻取消了合約,因為格局差異不大的房,售價已暴跌至28億韓元(約新台幣6,308萬元);若以新台幣價格來看,房價就下跌了12.1%。 儘管台灣房市價格並未大幅崩盤,但成交數已出現量縮,觀察六都地政局7月買賣移轉棟數共1萬8,447棟,月減13.3%、年增5%,為近5年來同期新低,僅高於去年三級警戒的同期紀錄。 雖然8月最新出爐的買賣移轉棟數回升到1萬9,155棟,月增3.7%、年增14.4%,但業者提醒,8月量能開出紅盤,與去年同期仍受三級警戒影響有關,因此基期相對較低,而8月工作天數比7月多出1成,加上預售交移轉量大,才會出現年月雙增的成績。 而交潮造成移轉量大增,可能是反映2、3年前的預售買氣,並不能與現在房市熱度劃上等號,加上9月立法院會期已到,若未來通過「預售禁止換約轉售」,恐怕預售市場將出現衰退。 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表示,美國聯準會希望通膨能急速降溫,持續加大升息力道,恐怕今年9月升息不是終點,取決於美國政府對抑制通膨的強硬程度,以及接受緊縮導致經濟衰退的容忍範圍。 章定煊指出,不動產在升息、貨幣緊縮下,市場已有收手投資房地產的現況,尤其熱錢出走後,房市並不是主要標的。不過,還是得注意一年半載,房市可能又恢復成多頭格局,有時事情不像預想的那麼好。 至於台灣央行是否跟進升息,章定煊認為,台灣食衣住行的價格上漲相當明顯,但以央行保守的態度來說,可能頂多再升半碼至一碼,而升息也會影響貸款買房的購族群,使房市降溫。 工料雙漲持續推升預售價格 政大地政系教授林左裕說明,工料雙漲是這一兩年的事情,造成成本上漲是毋庸置疑,大部分情況會造成預售追漲,預售又會帶動新成或中古續揚。 林左裕強調,以自住剛性需求而言,應考量是否一定要買預售,因為預售直接由成本加價,降價空間比較小,但選擇二手、中古等作為替代方案,議價空間就比較大。 他表示,成本對預售、新是很重要的因素,但終究會回到供需原則,而提升房稅基仍是長久之計,假如囤房稅能真正有痛覺、有殺傷力,導致房供給釋出,就可能淹沒價格上漲的因素。

台灣房市遇七大利空,趨勢專家李同榮判斷大選後回溫

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表示,2022年自第2季開始,台灣房市受到升息、通膨、疫情、打房、假性需求過高、投資客倒貨、兩岸衝突增高等七大利空影響,全台預售銷售量劇減,但成交易量1-8月僅小縮1.71%,在選舉前仍有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干擾,但八大理由判斷,在大選後,房市一定會回溫。 李同榮指出,依過去房市五大循環的歷史經驗與判斷,多頭市場一旦進入末升段,市場信心開始脆弱,稍有市場重大利空出現,房市就很容易反轉而結束多頭市場。今年房市在七大利空風暴侵襲下,加上選舉因素干擾,房價居然八風吹不動,只有預售市場受投資客倒貨影響交易量,成市場仍處於價溫量穩的局面,種種重大利空多管齊下,卻仍打不垮房市,只有一個理由解釋,就是市場主升段力道頑強,多頭行情尚未結束。 房市交易量明顯回溫時間點2022年12月 李同榮認爲,市場雖被不確定因素干擾而暫時降溫,但等待這些不確定緩和,觀望氣氛就會消失,市場交易量就會立即明顯回溫,時間點最有可能會落在2022年12月。 李同榮分析,不確定性因素消失後,房市將於選後回溫的八大理由: 全球升息與QE縮表逐漸明朗與放緩 兩年內台灣升息幅度應不會超過四碼警戒線,2022年九月升息後,全球升息循環趨緩,台灣升息幅度溫和明朗化,對市場預期觀望心理會降低。 疫情高峰期趨緩,商業活動力增強 原預期第三季疫情會趨緩,會延至第四季,經濟活動力也將隨商業發展而增強。 連三季投資客倒貨潮趨緩,市場消化一半以上假性需求 今年第一季開始就啓動的投資客倒貨潮將到年底告一段落,口袋淺的投資客只要不惜售,大都能順利出清存貨,對預售市場影響越來越小,市場未來走勢也較健康。 全球通貨膨脹危機逐漸降低,對經濟成長影響降低:通貨膨脹降低,對經濟成長殺傷力也隨之降低,間接不會影響房市基本面。 房價溫和,投機價差縮小,炒作收斂 房價一旦降溫,漲幅縮小,短期投機無利可圖,炒作自然收斂,市場走勢也較健康。 房市明顯降溫,打房力道趨緩 今年1-8月房市明顯降溫,預售銷售率下滑三成以上,成房價第一、二季漲幅也明顯縮小,第三季預期再縮,實在沒有再加重打房的必要,預期內政部平均地權修法五案將備而不用。 選舉不確定性因素消失,新市政帶動新商機:歷年大選後市場,除2014年因多頭結束在先,大部分選後房市都較選前活絡,明年多頭市場尚有餘溫。 剛性需求主流支撐力道強,市場信心恢復 房市會因前七項不確定因素消失,剛性需求遞延性買盤將進場添增市場活力,價格不會大漲,市場將呈現價溫量增格局。
- Advertisement -

連漲10個月後小跌,台北市房價遭公寓拖累?

台灣房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北市5月房市受到疫情嚴峻衝擊,加上央行升息、股市震盪、國際政經情勢不佳,多數民眾放緩購腳步。不過觀察房價表現,雖然5月價格微跌0.22%,但市場價格波動不大,僅能算是高檔震盪,尤其大樓產品價格持續創新高、每坪成交均價達68.83萬元,僅公寓產品價格月減1.4%,每坪成交價微幅下滑至47.49萬元。

台灣房市降溫?國銀房貸與建築貸款增速放緩,中央銀行官員分析原因

台灣政府一系列打炒房措施效果陸續彰顯,國銀購貸款餘額與建築融資餘額年增率「雙降」。中央銀行26日公布,全體國銀6月購貸款餘額為9兆1,406億元,續創歷史新高,較5月僅增加500億元,為四個月最少,年增率8.73%,連三月下滑並為一年半新低。 除房貸餘額外,建商推案信心指標—建築貸款,6月餘額為2兆9,580億元,持續締造新猷,並較前一個月增加324億元。進一步觀察年增率,6月建築貸款年增12.86%,連11個月下滑,並為2020年2月以來、近兩年半的最低水準。 中央銀行官員分析,國銀房貸年增率趨緩,主要有三個原因 六都6月買賣移轉棟數較前一個月減少。 銀行整批分戶貸款也比5月少。 部分銀行考量資本適足率等財務指標,對房貸等不動產授信進行風險控管,使房貸金額較少。 在建築融資方面,央行官員說明,自2021年1月以來,建築融資的成長幅度就呈一路下滑趨勢,主要是建商購地與推案成本均上漲,加上政府一系列抑制房市炒作的措施出爐,使建商推案態度轉趨謹慎。 央行官員表示,「近年來土地與營造成本都上漲不少,政府打炒房政策效果逐步彰顯與央行兩度升息,都會讓建商推案變得更謹慎。」 公股銀行主管指出,金管會與央行等部會的打炒房措施,確實讓房市的炒作風氣明顯降溫,其中又以「三禁令」最為有效,包括金管會調高不動產風險權數、銀行法72-2條三成上限,以及央行明定,建商向金融機構申請購地貸款時,需切結18個月內動工興建,否則須回收貸款或提高利率。 隨著房市炒作氣焰降溫,國銀不動產放款集中度也略見改善。央行統計顯示,6月不動產放款占全體放款的比重為36.91%,較5月36.99%略為趨緩。 央行日前公布,台灣銀行等五大銀行6月新增房貸為607億元,月減79億元;新增房貸利率則是1.614%,月增0.013個百分點,創2020年1月以來、兩年半新高。 央行官員分析,五大銀行新增房貸利率續上揚,主要反應央行3月以來連兩季升息,幅度達1碼半;至於6月新增房貸金額大減,主要是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合計月減6.73%,以及國內疫情升溫、政府健全房市措施發揮效果、央行兩度升息、金融市場震盪加劇等,這些利空因素對房市買氣造成衝擊,新完工交的整批分戶房貸也明顯減少。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