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7 3 月, 2023
Home食衣住行育樂2022台灣光環境獎揭曉,新竹波光市集、台南竹溪月見橋等照明設計受肯定

2022台灣光環境獎揭曉,新竹波光市集、台南竹溪月見橋等照明設計受肯定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的台灣光環境獎,11月25日於雲門劇場揭曉第五屆光環境獎,由「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新竹光環境改善計畫」、「波光市集」與「台南竹溪月見橋」獲得台灣光環境獎殊榮,今年度光環境獎9件作品入圍共同角逐獎項;而台灣首例通過光害管制的馬祖「連江縣光害管制自治條例」,展現馬祖對光害管制及生態保護之決心,獲評審團特別獎肯定!

台灣光環境獎簡介

台灣光環境獎希望鼓勵政府與民間單位創造優秀的光環境。光環境不僅是在視覺欣賞上的表現,更是心靈的累積與文化的沉澱。期待多元而有內涵的燈光與照明設計,讓大眾能夠生活在舒適,健康的環境。通過這個獎項,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希望推廣技與藝的平衡表現,讓大眾認知光環境的重要性,進而帶動大環境的改善與進步。

2022台灣光環境獎肯定

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

位於桃園平鎮的「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是一座紀念乙未戰爭、族群團結抗日的地景公園,主體建築以圓形轉化成「乙未之環」進行設計,公園內大片的竹林景觀,呼應先人以竹林做為屏障的歷史背景;照明以象徵客家藍染的錠藍色之光,與整體建築、環境有著良好的互動關係。評審團表示,建築有如一首簡單清楚的詩,光的處理手法成熟且帶有韻味,是一座優美且帶有故事性的紀念公園。

新竹光環境改善計畫

新竹光環境改善計畫」包含新竹州廳、消防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影像博物館、護城河、新竹公園入口、菸酒公賣局、孔廟等9個地點,重新改善、整合城區內的照明設計,是台灣光環境獎首次出現城市類型的得獎作品。評審團認為,作品涵蓋多處公共空間、綠地及歷史建物,以永久性的燈光設置,創造與民眾長久生活的光環境,肯定其跨局處單位的溝通整合工作,為光環境營造帶來更全面的視野。

新竹波光市集

有全台最美海濱市集之稱的「波光市集」,不僅有著搶眼的波浪造型外觀,大型頂棚及擋風牆體更回應濱海的氣候,有著抵禦夏季酷熱和冬季東北季風的功能;燈光精巧地與建築物搭配,勾勒出牆體拱型輪廓,猶如一座由內而外透亮的波浪地標。評審團表示,燈光設計極具水準,並融合攤商的照明需求,與建築物做細膩精準的搭配,整體環境充滿活力,人與光影的流動充滿了生命力。

台南竹溪月見橋

猶如新月造型的「台南竹溪月見橋」,是台灣光環境獎首次出現橋墩類的得獎作品,木構造的曲橋,以及幽微低調的燈光設計,營造出「溪上明月皎皎,溪中見月、月中見溪」的詩意景緻。評審團表示,這件作品的燈光呈現木構造空間桁架的結構美感,並融合周邊景觀的環境特色,猶如新月,將兩岸的人連結在一起,輕巧畫出曲橋上不斷變化的詩意風景。

馬祖光害立法「連江縣光害管制自治條例」獲評審團特別獎

2022年6月正式公告的「連江縣光害自治條例」,馬祖成為台灣第一個通過光害自治條例的地方政府,後續將依條例內容劃設「光敏感區域」,針對區域內的輝度、照度、大型光源加以管制,知名的馬祖藍眼淚、特有種「雌光螢」、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賞星熱點等自然環境與物種棲地,都將因光害管制得到保護。評審團認為,連江縣是台灣立法管制光污染的首例,對於官民共識,共同為實現沒有光害的環境,其努力值得鼓勵,並期待此舉為台灣各地方政府帶來示範意義,因此頒發評審團特別獎予以肯定。

評審團主席周鍊表示,台灣光環境獎Taiwan Environment Lighting Award)創辦至今5年來,可見城市及社區夜間光環境的計畫與案例,正逐年快速成長及成熟;其中,尤其可見公部門對光環境的投入與參與,同時給予設計團隊更大的設計空間,反應出光與生活有著正面的互動,以及更緊密的關係。

RELATED ARTICLES

政府重拳打擊炒房,房市成交量下滑? 329黃金檔期因商辦案大爆發而掀波濤!

每年的329黃金檔期向來是台灣房市的重要指標之一,但今年因政府頻頻打擊炒房而受到影響,成交量在一、二月份較去年同期下滑了2成8。然而,就在政府大力打擊炒房之時,預售建案在329黃金檔期竟爆八千億元大量,顯示出建商對於市場的信心。政府再度發聲表示要嚴控炒房情事,但建商卻據此爭取時間,賣多少算多少,這樣的情況讓整個房市陷入波濤洶湧之中。

高檔下滑卻創新高?全台不動產家數爆增至4.66萬家!

2022 年全台房市交易量萎縮,不過因上半年房市熱銷,全年不動產業銷售額仍達到 1.77 兆元,但年減 850 億元、約 4.6%,若以區域來看,南二都受到科技業投資題材退燒加上短期房價漲多,銷售額台南年減 18%,衰退幅度位居六都之冠,高雄則是年減 9%。不過,同時間,全台的不動產家數卻來到近年新高的 4.66 萬家。

豐邑機構旗下「浩瀚無極」進駐台南平實重劃區,打造地上28層超高大樓

放眼全球著名豪宅區,均以公園綠意盎然為重要座標。在台灣各個蛋黃區,正對公園的豪宅房價更是屢創新高,且年年持續上漲。舉凡台北市信義計畫區的元利信義聯勤,從2021年每坪225萬元,一年後的2022年價格更飆升至每坪255萬元,年漲幅高達13.6%。同樣地,位於台中市秋紅谷前的聯聚瑞和,2021年每坪71萬元,到了2022年每坪價格攀升至73.6萬元,同樣錄得3.3%的年漲幅。

台南在地建商宗大建設推出「宗大青田」友善鄰里微造鎮 為居民打造獨特的生活體驗

台南因南科在市場上引起了熱烈的討論,不僅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許多未來新興科技產業的版圖也正悄然佈局在仁德區。京城建設與三地攜手合作,計畫在國道一號仁德交流道旁打造3.38萬坪的「仁德智慧科技園區」。另外,南紡集團也計畫將仁德暨化纖廠區共46公頃土地,轉型為「南紡科技園區TST PARK」,並以5G、AI智慧相關產業為發展主軸,讓仁德從傳統的隱形冠軍傳產重鎮,升級為智慧產業聚落。

升息效應、土建融資金緊縮、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台灣房市仍面臨轉弱風險

據樂屋網統計,過去降價物件多在6000到7000件左右,但去年烏俄戰爭引發地緣政治疑慮,加上升息和股市大跌等因素,全台灣房價調降物件數量自2022年3月開始逐漸上揚,同年11月達到高峰。在六都及新竹縣市的情況下,降價物件數量相似。但是,從去年12月開始,降價物件數量逐漸減少。今年1月,全國降價物件僅剩10483件,其中高雄市的物件數量最多,達到2721件,其次依序為台中市2032件、新北市1839件、桃園市925件、台南市920件,而台北市僅剩下781件,新竹縣市的物件數量最少,僅有511件。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