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市緊縮 開發商偏向商業、工業地產發展

0
466

隨著房市政策的持續緊縮,住宅市場的交易動力顯著降低,因此開發商開始將開發重心轉向商業和工業地產的建設,使新建不動產的結構持續向商業和工業地產傾斜。根據2023年前4月的統計數據,全台新的建築許可證中,住宅類型的比例首次下降至50%以下,這個比例甚至低於2009年金融海嘯後以及2016年實施房地合一稅時的住宅市場景氣谷底。

全台建築總樓地板面積:辦公服務類占比提高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數據,近年來全台新的建築物建許證核發的總樓地板面積持續增長,去年的總數約達到1386萬坪。然而,在新建不動產的結構中,住宅類型在過去房市景氣好的時期可以佔全數新建不動產樓地板面積的55%到60%,2013年甚至達到63.9%。相較之下,今年前四月的數字卻下降至49.7%,這是自2006年開始使用現行的建築分類統計以來的最低點。

相對於這種趨勢,辦公服務類建築的比例持續上升,過去辦公服務類建築許可證核發的面積大約只占5%到6%。但隨著建商們紛紛涉足商業辦公空間的建設,其比重持續提升。去年,辦公服務類建築的許可證核發面積達到了147萬坪,創下了歷史新高,其占比也突破了10%,今年前四月更是提升至了12.9%。

此外近年受惠於美中貿易戰、台商回流的工業地產,企業擴廠需求強勁,激勵開發商投資興建廠辦、廠房,工業倉儲類建照核發在2019、2020年均突破2成,近二年工業地產雖降至16%~19%,不過今年前四月也回升至近22%。

房地產業者指出,過去幾年住宅市場過熱,政策上連續推出房地合一稅2.0、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等,特別針對預售住宅市場打壓,同時對建商祭出土建融緊縮、限期開發等政策,對建商來說,住宅開發銷售期拉長、風險提高,已不再是寵兒;而商辦、廠辦需求仍持續強勁,甚至愈來愈多買方在預售階段就進場,只要標的位置在精華區、成熟商圈內,即使尚未落成,也會吸引買方搶先砸重金搶買,開發資金明顯轉向商業及工業不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