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9 5 月, 2024
Tags房市

Tag: 房市

國泰建設法說會,2023年台灣房市穩健、價續漲!

建築業龍頭老大哥國建11月21日舉辦法說會,由副總經理林清樑、經理羅宥騏主持。林清樑表示,從最新的2022年第三季國泰房地產指數可顯示,今年是價漲量縮格局,展望2023年房市前景,大家最關係的房價,預期不致有下跌的空間,總體觀察,將呈現「穩健、價續漲」的格局。 林清樑表示,從美中貿易戰開打時,確實在總體經濟觀察上,一度讓人緊繃,但根據內政部資訊分析及國泰房地產指數調查顯示,當時房市還是朝向正向發展,所以國建也把握房市景氣大多頭的時機,連續三年大舉推案,民國109年推案達90億元、110年更高達200億元、今年111年也推案量多達190億元、近200億元,累計三年推案量達480億元,且銷售成績非常亮眼,幾乎100%完銷!預期完工交後,可望提供未來業績高成長無虞。 林清樑表示,至於今年下半年,從國建財務數據來觀察,完工存量占總資產比率,109年為5個百分點,110年為2個百分點,111年還是維持2個百分點水準,這個數據是不包括已售、未決算的案量,所以,國建對這幾年的經營績效成果,非常滿意! 林清樑:營建成本飆升幅度太驚人 林清樑表示,營建成本在109年已上漲15~20%,去年又上漲30%,最近有微幅緩和一點,但是今年合計也上漲了15~20%。 林清樑表示,去年房市銷售速度普遍「非常有力量!」銷售速度非常快,因此國建改變策略,採取先發包完成、確定營建成本,再決定售價、對外銷售的策略,以避開營建成本吃掉原本預期的合理利潤的潛在風險。 展望明年國泰建設的發展?林清樑表示,大家都很關心的這一波房價上漲,其實主要是營建成本攀升所推動,儘管總體經濟景氣恐不如今年,但營建成本飆漲、通膨壓力都可望緩和,如果明年可以有效控制營建成本不再攀升、通膨可望受到壓抑,再加剛性需求穩定上升,預期2023年房市將會穩健發展。 林清樑表示,根據內政部統計資訊,全台家戶人口數已從去年的平均每戶2.8人、降到今年的平均2.56人,這表示家戶人口減少、相對的會創造出更多新的住宅戶數需求,因此剛性需求長期看好。 至於2023年房價走勢?林清樑表示,通膨趨勢已緩和,應不致打趴房價,所以預期明年房價不會下跌,不過,應該不會像2021年那麼衝了!而且,明年營建成本就算不續漲,但這幾年累積起來的漲幅,能讓建商損益打平,就阿彌陀佛了,所以如果要期待明年房價會下跌,恐怕不會看到。 談到最近新北市出現的建商宣告解散、承購戶面臨爛尾樓事件,明年是否會有更多中小型建商承受不住央行緊縮不動產信用貸款、限縮土建融,及營建成本攀升壓力,而引發其他爛尾樓事件,進而使得建商資金調度撐不住,導致房價鬆動?林清樑認為,新北市爛尾樓事件,應只是非常零星個案,但是並不會撼動整體房價,因此預期2023年房市可望穩健發展。

台灣七個都會區3年房價大漲,比4~20年儲蓄還多!

台灣房價高漲,有房族資產成長驚人!據統計,過去三年六都與新竹房價表現,房加上車位產品的中位總價,六都與新竹3年多出122~731萬元,若對比2021年的家庭儲蓄來看,3年房價上漲抵過4~20年的家庭儲蓄。 新竹縣台中市差異最明顯 其中,差異最明顯的是新竹縣台中市新竹縣去年平均家庭儲蓄28萬元,不過房價三年多出583萬元,幾乎抵上20.8年的家庭儲蓄;台中市3年房價多出362萬元,但去年家庭平均儲蓄為21.68萬元,也抵過16.7年的家庭儲蓄。 信義房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這波房價上揚,對於有資產與沒有資產的族群差距甚大,即使名下只有一戶房子,財富也跟著景氣增加,至少不用去追房價,但若是手上沒有資產的族群,未來要購置不動產,相對負擔也增加許多,尤其有些區域新房子的房價漲幅更是驚人,購人只能透過挑選舊一點、小一些與遠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購負擔。 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顯示,2021六都加上新竹的家庭儲蓄,平均每戶為21~36萬元,但顯然儲蓄追不上房價上漲。 台中市的房加車位中位總價,3年來從765萬元,增加到1127萬元,多出362萬元,但去年台中家庭每戶儲蓄21.7萬元,三年房價上漲抵過16.7年的儲蓄金額。 新竹縣總價則是從825萬元增加到1408萬元,但去年平均家庭儲蓄為28萬元,房價漲幅抵過20.8年的儲蓄。 台南市則是從560萬元增加到800萬元,去年的每戶家庭儲蓄則為21.5萬元,房價增幅相當於11年的家庭儲蓄。 曾敬德指出,房價大漲大跌都是兩樣情,房價上漲有資產的族群受惠,但還沒買房的就會比較辛苦,所幸現在房市已經退溫,房市也不再是強勢的賣方市場,民眾可以慢慢挑慢慢選。

北台灣房市推案創新高 重劃區價量背離

房市在北台灣的主要重劃區持續看漲,雖然整體氛圍冷清,但北投北士科和文林北路的房價仍在每坪132.5萬和100到120萬之間。新店央北重劃區和竹北縣三重劃區的價差也明顯。徐佳馨資深經理表示,現階段的不但能夠見到桃園新北市價格的差異,更是因為如地主價格和缺工所致。然而因為建商成本持續上升,新案的價格也不斷上揚。這對於買家來說,要更加小心考慮其實際需求和房的基本功能。

平均地權修正案卡關 北台灣預售建案占比持續攀高

即便「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公布要修法已滿1週年,但審議過程仍持續在立院卡關,因而沒有澆熄北台灣預售案推案熱潮,根據房產市調統計,今年前10月北台灣預售案占比高達85.5%,較去年高出3%。
- Advertisement -

北台灣唯一1字頭新案區域 僅存新竹關西

房價飆漲,北台灣1字頭新案行政區正逐個消失,目前僅存新竹關西1個。根據市調機構調查,去年桃竹地區新案1字頭房價還有關西、觀音楊梅、新豐、湖口以及寶山等區,但除關西外,其它區域在今年新案成交單價全數站上2字頭。 台積電效益、百億造鎮 不到1年寶山新案漲勢逾4成 尤其寶山房價漲勢最兇,去年新案每坪均價約18.3萬元,今年前10月則一舉站上26.5萬元,每坪上漲8.2萬元,不到1年房價漲幅超過44%,甚至是在今年首度站上2字頭的5區中,新案每坪成交單價最高的1區。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分析,寶山除台積電進駐題材為當地房市增添話題外,百億造鎮案進場銷售,也是造成區域新案行情大漲的關鍵原因。 進一步觀察今年脫離1字頭新案單價的其它4區,楊梅新案每坪均價約23萬元、漲幅約20.6%,新豐每坪約21.6萬元、漲幅約24.1%,觀音每坪21.1萬元、上漲20.6%,而湖口每坪約21萬元、漲幅約12.9%為五區中漲勢最小。 至於,唯一還在1字頭的關西,今年前10月每坪新案均價約17.7萬元,成采錡解釋,關西因地理位置較偏遠、生活機能不足,加上在地購需求偏低,外來買盤又少,區域房市發展封閉,進而抑制房價漲幅。 但是隨著新豐、寶山等區域每坪均價站上2字頭,第四季關西預計公開新案也跟上腳步,每坪開價超過20萬元,若房價趨勢未有太大改變,預期關西可望脫離1字頭,最終整個北北桃竹新案價格都是2字頭起跳。

台灣房市瀰漫詭異氛圍 章定煊:面臨調整期

國泰建設日前公布全國Q3房地產指數,相較上一季為價量俱漲,相較2021年同季為價漲量穩,從數據來看,整體而言房市表現偏熱,但學者認為警訊已浮現,Q4的表現極為關鍵。 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在臉書指出,從去年底到今年,整體房地產瀰漫了一股很詭異的氛圍,房市雖然警訊亮燈,業者還是持續推案,消費者依舊進場購,使市場呈現價量嚴重背離的怪現象,「理智上似乎接受其實房地產有反轉的危機,但是內心的直覺非常難以接受」。 房價只漲不跌?章定煊認為:近因偏誤 而這恐怕和「近因偏誤」(Recency bias)有關,也就是人們在判斷事物發展趨勢時,會認為未來事件將會和近期體驗高度類似,不恰當地以最容易認知的信息來作為思考的基礎,「因為最近這十幾年房地產只漲不跌,所以我們就認為房地產永遠只漲不跌」。 加上在2021年底以前,為了抵抗新冠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各國政府都急速大放水,不論台灣與歐美,或地主、業者跟購者,體驗到的都是不管房價再怎樣胡亂上漲,都會有勇敢的接盤俠出現,所以即使理智上知道接下來大勢可能轉變,但執行投資時,仍然服從了體驗的直覺,並容易把焦點放在短期的時間範圍,而且還會假定這些趨勢會一直持續下去。 2022年9月銷售率驟降 消費者縮手、業者保守 章定煊提到,雖然從國泰房地產指數今年Q3的數據來看,整體預售市場價量俱揚,表現看似不錯,但仔細來分析,成交量之所以漲,其實是被上一季延遲的推案量硬拉上去的,實際上各區的30天銷售率都是急速下降,尤其部分地區9月份的銷售率更是急速墜毀。 他認為台股大跌,購者「體驗」到護國神山矮了、航海王沉了,終於怕到縮手,業者也「體驗」到看人數下滑,成交量起不來,才終於願意認真思考景氣反轉的可能,定價因此開始轉趨保守。 2023年Q1房市面臨調整期 章定煊最後強調,若Q4銷售率依然沒有起色,2023年Q1開始,房市恐面臨一段時間的調整期,因為在氣勢走弱了的情況下,短期內再反轉向上的機會應該不高。

美國聯準會讓人驚嚇!投資大師Jeremy Siegel警告美房市崩潰:恐暴跌15%

美國通膨逼近40年高點,美國聯準會連4度決議升息3碼,今年累計升息15碼,或3.75個百分點。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知名財經教授Jeremy Siegel直言,Fed關注落後指標像是租金上漲等來評斷通膨是否趨緩,讓他震驚到啞口無言(flabbergasted)。他並警告Fed如果不盡快降息,美國房地產市場將遭遇歷史性的暴跌,可能從高點拉回15%。

中國房市低迷 百大房企2022年前10個月銷售額年減逾4成

距離2022年收官只剩2個月,中國房地產銷售依舊低迷。中指研究院10月31日發布的銷售數據顯示,2022年1月至10月,中國前百大房企銷售總額約為6兆954億元(人民幣,下同),年減43.4%,但降幅較上月收窄1.7%。中指院認為,受多地疫情反覆等因素影響,購房者觀望情緒未見明顯改善,市場活躍度仍顯不足,政策效果有待顯現。 陸媒時代財經報導,各陣營房企的數量均有所減少。千億以上陣營16家,較去年同期減少16家;第二陣營(500至1000億)企業19家,較去年同期減少4家;第三陣營(300至500億)企業23家,較去年同期減少5家;第四陣營(100-300億)企業為42家,較去年同期減少23家。 不過,在中國國慶假期促銷的帶動下,前百大房企10月單月銷售較前月成長,增長率為1.6%,但仍年減26.5%。 雖然中國房地產行業業績遠不如往年,但有部分房企單月銷售額連續2個月較去年增長。中指研究院認為,這得益於該些房企經營穩健、市場信譽高等優勢,更與加大促銷力度、搶回款有關。 中指研究院指出,一方面中國央企、國企的佈局相對集中在一、二線核心城市,穩健的經營、暢通的融資優勢和政府背書受到消費者信賴,進一步轉化成銷售業績的增長。另一方面,房企積極通過多盤聯動、打造購房節、促銷活動及提供特惠房源等為銷售造勢、蓄客。 此外,10月銷售較前月成長,也來自政策端對房市的支持。報導稱,9月底,多個監管部門集中推出全國普惠性政策,降低購房成本、穩定市場預期,10月以來多地跟進落實相關措施。據中指研究院統計,目前已有超過20個城市下調首套商貸利率下限至4%以下,超過百城下調首套公積金貸款利率。 但中指研究院認為,受多地疫情反覆等因素影響,購房者觀望情緒未見明顯改善,市場活躍度仍顯不足,政策效果有待顯現。據該院初步統計,重點100城新房成交面積月減約10%,年減幅度仍在2成左右;企業推盤力度減弱,重點50城新批上市面積月減近3成。
- Advertisement -

台灣房市走勢詭異,購屋置產何去何從?

作者:李同榮(吉家網不動產創辦人、全球不動產流通協會理事長、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榮譽理事長) 觀察此波經濟循環,今年因為升息、股匯市動盪及兩岸衝突危機之下,預計GDP 3.28%,明年不保三,甚至難保二,後年極可能負數,彷彿經濟循環現巧合,彷彿八年就會有負成長魔咒。 目前全球經濟動盪對房市影響尚有限,還沒到反轉時刻,不過隨著年底到明年初經濟成長率下滑後,房價將出現漲跌互見,過去超漲的區塊有修正機率,蛋黃區、有需求的區域則仍有所支撐,不過至此時房價末升段也慢慢結束,因此房市反轉期將有機會落在明年下半年到2024年上半年總統大選前後,惟房價調整幅度應該有限。 市場期待選後交易量回溫 看三個關鍵點 少掉短線炒作的預售市場,在推案量不減反增的情況下,價格鬆動就會是遲早的問題,但第四季房價大幅鬆動機率不高,選後交易量是否回溫將是關鍵。 市場期待選後交易量回溫要看三個關鍵點,這也是近一季影響財經、股市、房市最重要的三大焦點: 股市臉色表現,影響資金面。 中國二十大舉辦過後兩岸情勢,影響信心面。 疫情是否趨緩,影響交易速度面。 開工率展期量體擴增,顯示營建成本增高與銷售率太差的困擾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今年第二季全國建物展期(展延)開工件數達1202件、展期數超過1.62萬,總面積逾136.81萬坪、超過十二座台北101大樓量體,創2009年第一季統計以來第二高。 延期開工主要有兩大理由: 營建成本太高,使得一些建案期待營建材料價格降低時再報開工。 銷售率太低,致使建案遲遲無法動工。 平均地權修法將因房市降溫 暫時備而不提 平均地權修法打房政策在市場機制邏輯上諸多瑕疵,筆者早在今年四月行政院通過後,接受某財經台訪問時就已斷定此法年底前絕對通過不了,理由有三: 打到量卻打不了價,市場將會變得很畸形:內政部此時若通過了,只會對市場造成更多負面影響,對房市而言,產生的閉鎖效應,將會導致價漲量跌的畸形現象,建商大老所謂產業死了,是指交易量被扭曲,而降溫中房價反而死灰復燃,市場就變得很畸形。 降溫中房價不必為打房打房房價不可能永遠炒作,房市已逐漸脫離主升段而逐漸降溫中,在漲幅也逐漸縮小、稅制壓縮,利潤縮水情況下,炒作現象就會遂漸收斂,在此情況下再提打房,就會被產業界認為政府是為打房打房。 政經狀況不佳,打房是不智之舉:今年財經現況在持續升息環境效應下,股匯動盪與經濟成長,加上兩岸衝突升高、外資投資腳步趨緩、股市重挫……等不利因素影響下,加上選舉將至,再提打房就真的是不智之舉。 房價雖有機會修正 「買不如租」現階段難被接受 在營建成本與工資高居不下的情況下,很多地區房價的確跌無可跌,而另一方面建商普遍口袋深,也因此房價就降不下來,當然,若供給不斷增加,遲早會有些區域有些個案出現降價與跌幅,明年預售供給量若持續增加,預售市場房價就會率先逐漸鬆動,但只要買盤信心恢復,房價調整幅度仍然有限。 因為房價有機會下修,有些人就主張買不如租?筆者認為,全台都會租賃市場已經連續十三年不管是房價漲跌,房租都一直在漲,縱使再跌租金還是在漲,所以你永遠租房子你永遠都划不來,因此租不如買現階段是不成立的。供需失衡的情況下,都會小坪數房都已經被包租公壟斷,價錢幾乎由他們說了算,永遠租房子不是長久之計,不如把房租當貸款,有能力的話,還是提早買房。 七大面向,購置產選擇重要參考 未來市場多空混沌,對自住剛性需求購者而言,如何擇優而入,筆者建議應重視七大面向做為購置產選擇的重要參考: (一)增值潛力區 1.新興工業區周邊區域:新興工業區帶動就業人口,長線支撐房價走勢穩健。 2.軌道建設規劃定案區域:軌道建設規劃定案即將開工區域,利多尚未完全實現,長線仍有走揚機會。 (二)抗跌實力區 人口淨流入區域:各都會人口淨流入排行前段班,以及具有抗跌效應。 都會蛋黃區:各都會都有人口密度高的蛋黃區,因土地與建案供給量少,相對抗跌。 (三)潛力產品 都會優質租賃:中小坪數優質產品,租賃需求高,投報佳,吸引長線投資者介入。 健康休閒:人口老化,郊區環境優雅的退休生活,具有開發價值。 觀光產業飯店、民宿:旅遊休閒民宿、觀光飯店產品,未來數年後會谷底大翻身。 共享商務中心、會議中心:疫情洗禮,行動商務崛起,個人工作室應運而生,公共辦公、公共會議室租賃業務成長迅速。 (四)抗跌產品 舊不如新:新產品各項智能家居設備完善,逐漸淘汰老市場, 大不如小:房價高漲,未來都會小化,同樣總價,在品質考量下,優質小越來越受青睞。 蛋白不如蛋黃:蛋黃區在房價下跌時,抗跌性較強,在房價高峰時,應避免量大的蛋白區。 (五)避開地雷區與產品 老將不值錢:齡超過四十年且都更無望老,長線房價會大幅滑落,應盡速規劃換行動。 群魔不跟著亂舞:沒有基本面的偏遠蛋殼區,因房價基期低而水漲船高,已達房價滿足點,超漲區房價容易率先下跌。 ...

全台灣房屋移轉連續6個月低於3萬棟,為6年來首見衰退

根據內政部月報顯示最新全台灣買賣移轉棟數,2022年9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僅 2.38 萬棟,創下2月後最低的單月紀錄,2021年疫情影響僅約 3 個月時間,但2022年移轉棟數已經連續 6 個月跌破 3 萬棟,全年移轉數將跌破 32 萬棟,為6年來首見衰退。 曾敬德:2022年移轉棟數恐將比2021年衰退 信義房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今年移轉棟數恐將比去年 34.8 萬棟衰退,雖然幅度不大,但實際市況比數據反應更嚴峻,若以最近房市的體感溫度來看,交易量量縮狀況已經相當明顯,尤其近月預售案實價揭露件數較去年旺季腰斬,市場剩剛性需求撐盤,去年以來的賣方市場,已經轉向買賣雙方較為平衡的市場。 內政部月報顯示,9 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剩 2.38 萬棟,年減幅度達 15%,較不理想的是移轉棟數近月衰退走勢,且並無止跌回穩跡象,9 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創下 2 月後的新低量,以第四季移轉棟數衰退 3 成推估,全年移轉棟數將跌破 32 萬棟,這波房市景氣高峰落在今年第一季跡象越來越明顯。 曾敬德指出,目前已經有科技業鼓勵員工多休假,市場也預期明年企業會面臨更多的挑戰,而當前房價處於歷史高檔,在市場出現利率升升不息、股市跌跌不休的狀況下,房市也熄火進入盤整修正,所幸企業回流的趨勢並未改變,即使房市修正,還是會有一定的基本面支撐。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