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台北
Tag: 台北
台灣房價到底漲多凶?房價中位數三年漲178萬元 新竹增420萬元漲最凶
近三年來房價到底漲多凶?數字會說話!據實價統計資料顯示,全台住宅加上車位產品的總價,從2019年第一季的850萬元,到今年第一季已經上漲至1028萬元,連續兩季突破千萬元,中位數總價3年期間增加了178萬元,幾乎等於每年上漲60萬元,若以區域來看主要都會區飆最凶的是新竹縣,3年房價就驚漲了420萬元。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若從統計數據來看,新竹縣房價大概從2020第二季就開始上揚,今年第一季和三年前相比更是大漲了420萬元,成為名符其實的「瘋城」,背後主要原因與中美貿易大戰後,半導體業蓬勃發展有密切關係,加上新竹又是所得最高的科技城市,都帶動新竹地區的房價上揚。
統計顯示,這波房價走揚狀況相當全面,房屋加上車位的總價中位數近三年不斷攀升,從2019年第一季的850萬元,已經拉高至1028萬元,過去三年每年平均增加60萬元,且已經連續兩季都站上千萬元,代表一半以上的房屋加車位成交已經超過千萬元,千萬元購屋加上車位已經相當普遍。
都會區域房價,新竹縣上漲最多
主要都會區部分,上漲最多的是新竹縣,房價從2019Q1的900萬元,到今年第一季的中位總價已拉高至1320萬元,漲幅相當驚人。
台北市則是因為總價價高,房價增加也多,中位總價也從2019Q1的2530萬元拉高至2900萬元。
桃園市則是從750萬元拉高至982萬元,台中市由800萬元,今年第一季也拉升至1100萬元。
台南市則是從2019Q1的540萬元,拉高至790萬元,高雄市則是從2019Q1的795萬元,拉升至今年第一季的950萬元。
六都除了新北市,因為首購不斷往外圍尋找相對平價產品,導致中位總價僅微增45萬元以外,其餘都會加上新竹3年房價的中位數就增加了138~420萬元。曾敬德指出,這波房價幾乎呈現全面性的走揚,不過市場最好大概也就是今年第一季,後面就開始出現疫情、戰爭、股市大跌、升息等外在事件,對於後續房價也產生明顯干擾。
中南部投資客大出逃?台北預售破百萬,誰給建商勇氣?
近年來,房市在台商回流與科技擴廠「積」勵下,桃園、新竹以南房價漲勢凌厲,尤以投資客最愛的重劃區。打房一連串政策與信用管制下,為何Q2台北預售屋每坪破百萬新天價?到底誰給建商的勇氣?專家示警,2023年全球恐迎來景氣大衰退,台灣房市泡沫「多殺多」已成定局?
全球政經局勢未穩,經濟專家示警,2022下半年還不算最糟,2023年,全球恐迎來景氣大衰退。事實上,兩大經濟體,美國與中國房市已陸續傳出「災情」。中國爛尾樓風暴,更令中國政府嚴陣以待,不得不逆勢「降息」就怕拖垮金融市場。
台灣上半年也在政府一連串打房政策與信用管制下,引起一波投資客大出逃,中南部不少漲勢凶猛的重劃區預售屋直接「熄火」。
投資客出逃中南部,台北開價破百萬
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以「倒啤酒」理論解讀房市現況。「沖倒的猛就像假性需求過多,杯子內的酒看似滿了,但夾帶泡沫一堆,要等投資客倒貨泡沫消失後,市場(杯子)才會出現剩餘空間。」
投資客出逃重災區,又以中南部漲勢過猛的蛋白區預售市場。李同榮觀察,「多殺多」已是現在進行式,「聞積起舞」區域房市會不會泡沫化?李同榮大膽預測,年底就會揭曉。
只是,政府打房,卻打出房市「南北兩樣情」,中南部投資客出逃,預售屋市場暫時熄火。但根據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各縣市Q2(第二季)新成屋、預售屋房價悉數走漲。北市房價飆三位數,首度突破百萬,新建案房價每坪101.3萬元,較Q1每坪上漲4萬,較去年同期上漲8.6萬元,年漲幅達9.3%。
新北市房價也不遑多讓。新建案每坪站上45.5萬元,年漲幅約9.1%。又以三峽、林口、鶯歌、樹林、泰山等蛋白區漲幅較高。部份蛋黃區漲勢雖不大,但主因Q2推案量極少,如板橋、新店、永和等地,永和更是連一個建案也沒有可謂一屋難求。
雖然Q2本土疫情大爆發、央行連續升息,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觀察,全球經濟衰退疑慮加深,然因北台房市供需失衡,給了建商勇氣,房價漲勢依然凌厲。
李同榮觀察,大台北地區以外的預售市場大多存在「倒啤酒」現象。倒的猛看似滿溢,但泡沫一堆,泡沫消失的剩餘空間是「末升段」,若再度飆漲,就是真正泡沬化來臨。
房市泡沫化?二關鍵指標趨吉避凶
李同榮指出,過去三年來,蛋殼區房市飆漲被形容「群魔亂舞」,他以兩大指標觀察房市未來。
一、通膨保值:
中南部居民對通膨與貨幣貶值特別有感,因此大部分年長者都很積極把一生積蓄拿出來幫年輕人成家。
二、兩代不同堂:
少子化造成人口減少,但家庭戶數卻逐年增加。每戶平均人口減少,足證「兩代不同堂」買房剛需,成房市主要支撐。
台北不是唯一蛋黃,勿誤判中南部市場華麗轉身
曾徒步行腳環台兩圈,李同榮分享自己徒步2千多公里實地考察,發現全台產業鏈結構正快速南移,高科技產業開發進駐,讓新興工業園區一屋難求,隨炒作收斂,未來園區實際運作後,租屋、買屋剛性需求可望出籠。
買氣愈冷、價格愈硬!台中市建案議價率不到10%
七都中最「不二價」是台中市
2022年剛過半,房市已壟罩在疫情、打炒房及央行升息等隱憂下,此時更傳出有建商為了刺激買氣,開始掀「底牌」加大讓利幅度。不過根據591新建案統計全台逾千件銷售中的新建案,目前全台平均議價率約9.9%,其中議價率一成以下的建案比例高達60.1%;而七都中最「不二價」則是台中市,平均議價率僅5%,顯見即便房市氛圍丕變,建商仍不願輕易放價,想撿便宜的民眾可得再等等。
「591新建案」統計全台逾千件在線銷售的新建案開價及成交價,並計算平均議價率,發現全台平均議價率為9.9%,與過往「開價打8折」的認知大相逕庭。
新竹以南議價率一路下探
此外,進一步觀察七都,新竹以南的議價率更是一路下探,像台中市不僅平均議價率僅5%,議價率在一成以下的建案個數占整體比例更高達九成,是名符其實的不二價之都。對此,591新建案指出,自去年7月實價登錄新制上路及政府加重建案查核力道後,業者為避免成為關注對象,多拋出不二價銷售策略,試圖讓價格透明化;加上近期營建成本起伏難料,壓縮建商利潤,讓利幅度也因此更加有限。
台北市建案平均議價空間可到11.9%
觀察北台灣,天龍國台北市分布相對平均,不僅平均議價空間可到11.9%,排名七都第二,議價率兩成以上的建案比例更是全台最高,原因不外乎與北市高房價有關,尤其部分燙金區段如信義、大安等地新建案,由於主打層峰客群且價格所費不貲,業者往往會保留一定的議價彈性吸引買氣。反觀案量充沛的新北市,在捷運、重劃區等議題加持下,不僅房市熱絡,買方為搶到優質物件,加價情形更是屢見不鮮; 加上為了因應政策,不少區域指標案如新莊「科達花園」、三重「亞昕淳白」紛紛祭出不二價,也讓開價與成交價的差距持續縮水。
桃園建案平均議價率12.5%,高居六都榜首
桃園方面,由於區內多為年輕首購、換屋族所組成的剛性客群,建商為吸引買氣,讓利幅度普遍更加彈性,因此平均議價率12.5%也高居六都榜首。至於新竹縣市,雖然前幾年房市過熱,頻頻傳出不合理追價情形,導致政府加大力道稽查,也因此目前當地建商為避免購屋糾紛,幾乎都採不二價銷售;另外,目前新竹精華區段土地稀缺,拉抬新建案行情起漲,加上當地不斷湧進的就業人潮支撐購屋需求,帶動房價走揚,也是造成議價率持續下探的主因。
台中市建案呈現「買氣愈冷,價格愈硬」奇特光景
而價格最「硬」的台中市,近期則呈現「買氣愈冷,價格愈硬」的奇特光景。特別是台中過去兩年房市大熱,建案買氣活絡,且隨著實價登錄新制上路,業者紛紛跟進祭出不二價,加上近期在缺工缺料,營建成本激增等因素,議價空間縮水。然而,根據當地市調指出,目前房市在打炒房、疫情及央行連續升息等利空夾殺下,買方普遍期待更大的讓利姿態,加深買賣雙方對價格認知落差,才形成僵持態勢。
台南建案平均議價率9.1%
南台灣部分,受台積電設廠議題帶動,這幾年房價瘋漲的台南市,現階段在土地價格漲幅過大且營建成本攀漲等衝擊下,建商推案力道有所放緩。但仍有不少位在精華地段且「賣一戶少一戶」的零星建案,業者在考量利潤及政策變化等原因下,持續緊縮讓利幅度,導致台南不僅議價率2成以上的建案個數掛零,1成以下的建案比例更高達66%,平均議價率更僅有9.1%,在各縣市中排名第二。
高雄建案讓利幅度不高
另外,同樣「積」情四射的高雄市,近來在大量投資題材挹注下,房價天花板屢屢被刷新,但當地建商同樣受制於工料雙漲等不確定性,尤其是推案量充沛的的北高雄楠梓、左營等區域,建案讓利幅度普遍不高。
通膨加上營建成本揚升,台北房價增幅居全球主要都市第二大
據日本研調機構調查顯示,因通膨加上營建成本揚升,推升台北房價增幅高居全球 14 個主要都市第二大。
日本不動產研究所公布全球主要都市不動產調查報告指出,因新冠肺炎疫情,帶動業績成長的醫療相關企業的辦公室需求揚升,4月時首爾商辦大樓交易價格較前次調查(2021年10月)相比揚升1.4%,增幅居全球14個主要都市之冠,大阪揚升1,1%增幅第二,其次依序為新加坡揚升0.9%、上海成長0.8%、北京成長0.7%、台北成長0.6%、東京成長0.4%。
就商辦租金看,首爾較前次調查結果揚升1.4%,增幅居14大都市之冠,上海揚升1.0%增幅第二,其次為紐約成長0.8%、台北成長0.6%、北京成長0.2%。
就住宅大樓交易價格(房價)來看,台北較前次調查結果揚升4.0%,增幅僅次紐約5.5%,在14大都市中高居第二大。不動產研究所指出,因通膨傾向加上營建成本揚升,為促使台北房價走揚的原因。前一次調查時,台北房價增幅為4.2%,在14大都市排第二(僅低於首爾成長9.4%)。
全部14大都市只有5個都市房價下跌,倫敦下滑1.2%跌幅最大,香港下跌0.9%,跌幅排第二。
就住宅大樓租金來看,紐約上揚3.4%增幅居冠;其次依序為大阪上揚2.1%、首爾上揚1.4%、上海上揚1.3%、新加坡上揚1.1%、東京上揚0.9%和台北上揚0.4%。
- Advertisement -
北台灣每坪「1字頭」房價區快速消失
房價驚驚漲,越晚買越貴,住展雜誌2022年6月9日最新調查指出,北台灣預售新屋市場每坪「1字頭」新案,已面臨絕版,只剩下新竹縣關西、湖口,為平均房價最平易近人的兩區。
住展雜誌統計,北北桃竹今年1至5月預售新建案每坪「1字頭」房價區,快速消失,竟只剩下2個區域,比去年驟減4個。
台北、新北、桃園、新竹四大都會區近年每坪「1字頭」房價區銳減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台北、新北、桃園、新竹四大都會區近年每坪「1字頭」房價區銳減,預估下半年可能只會剩下一個;主因是營造成本水漲船高轉嫁至房價所造成,以致於低單價區域漲幅比市中心來得大。未來購屋族即使到蛋殼區購屋,恐怕也得適應2字頭、3字頭起跳的房價。
住展雜誌統計,2018年至2020年北北桃竹新建案房價1字頭區域,還有13~14個;但2021年,營造成本飆漲、缺工與通膨等因素愈演愈烈,建商普遍將增加的成本轉嫁至房價上,使1字頭房價區只剩下6個;2022年前5個月,雖有本土疫情大爆發,但1字頭房價區仍快速消失,竟然只剩下新竹縣關西、湖口。
何世昌指出,今年前五月,湖口新案成交均價約每坪19.6萬元,距離2字頭只剩臨門一腳,預期下半年就會跟1字頭說再見;目前買盤多仰賴在地人與工業區員工,外來客極少,往年價格變動幅不大,但受到新竹房價飆漲帶動而出現跟漲效應。
至於關西,前五月預售新建案成交均價每坪約16.4萬元,預期下半年將是北北桃竹唯一新建案房價1字頭的區域。由於關西房市較為封閉,外來客買盤比例極低,且因位置較偏、各項機能相對不足,而在地需求偏低,房價上漲力道較弱。
何世昌表示,目前更讓人傻眼的是,竟有四大黑馬,今年前五月房價漲幅竟達二位數,包括桃園觀音、楊梅,及新竹縣新豐、寶山,揮別「1字頭」房價區。其中,觀音漲約15%、楊梅漲約18%、新豐漲約21%,而寶山漲幅竟高達31%,在台積電進駐設立研發中心和先進製程廠題材下,宛如脫胎換骨般躍進,且漲勢似乎還沒有煞車的跡象,預期會延續至第三季。
台北市大安區329檔 推案爆巨量
國際油價、全球原物料行情波動,有利實質資產需求,2022年329檔期台北市大安區罕見將爆出巨量、上看700億元,一躍而為雙北市的重點新戰區。
其中,三圓建設「台北之星」Diamond Towers就海灌450億元,加上大陸建設「耑序」、華固建設「華固大安學府」、亞昕國際「學府段」案,四大上市櫃建商囊括逾600億元,躍居豪宅市場領頭羊;據悉,「台北之星」部分高樓層每坪開價將挑戰300萬大關。
住展雜誌調查,台北市平均房價最高區域大安區,2021年以來,推案動作相當活躍,平均一個月有1~3個新案推出;進入2022年,大安區推案熱度升級。2022年2月至329檔期就有不少新案,涵蓋都更案、危老重建案和自建案,大中小戶型一應俱全,產品十分多元。
調查顯示,第一季大安區最具指標的大案為三圓建設「台北之星」Diamond Towers,總銷尚未公布,市場預期至少上看450億元,為今年指標大案。
另外,華固建設將在復興南路、和平東路口推出「華固大安學府」,總銷約55億元;大陸建設醞釀多時的忠孝東路四段、敦化南路口「耑序」,總銷也有50億元;亞昕國際和大股東合作的「亞昕學府段案」,總銷在40億~50億元;另外還有已完工落成、採先建後售捷運共構案「首泰信義」,總銷上看50億元。
大安區親切中小坪數住宅案
大安區平均單價動輒百萬起跳,區內也將有較親切的中小坪數住宅新案陸續上市,其中包括「附中仁」、「大安上品」、「大安信藝館」等。
住展調查,大安區雖然平均房價高居北市之冠,但2021年平均銷售率竟也高居榜首,顯示大安區黃金門牌並未褪色。而去年台北市推案主流為30坪以下小宅,蛋黃、蛋白區的買氣都很穩健,只有大坪數房型與高價案比例偏多的松山區銷售率低於五成,表現相對遜色。而今年第一季大安區將出現中大坪數高總價產品,也算近年少見。
附中仁-基礎資訊
建案類別:預售屋
交屋時間:2024年第四季度
交屋屋況:標準配備
格局規劃:一房(10、13坪)、二房(23坪)
建案型態:華廈
用途規劃:住家用
建案特色:近捷運明星學區近公園低首付
基地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176巷7、9號
附中仁銷售資訊
建案單價:價格待定
車位價格:300 (萬)公開銷售銷售中
建案總價:1288~2540 萬/戶
貸款成數:80% 付款方式
接待會館:台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176巷7號
附中仁社區規劃
車位配比:1:0.31
車位規劃:機械式11個
棟戶規劃:1幢,1棟,36戶住家
樓層規劃:地上9層,地下2層
座向規劃:朝南
物業公司:待定
管 委 會:暫無
管理費用:150元/坪/月
結構工程:RC鋼筋混凝土結構
土地分區:第四種住宅區
建造執照:110建字第0346號
使用執照:暫無
建材說明:國際廚具、TOTO衛浴、GROHE五金
公共設施:接待大廳空中花園信箱區
附中仁建築設計
投資建設:茂勝建設有限公司
營造公司:待定
企劃銷售:海森廣告實業有限公司
建築設計:梁丕昇建築師事務所
景觀設計:無
公設設計: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
燈光設計:無
附中仁特色說明
首善大安+正東區最精華核心+雙捷大安站450米
仁愛林蔭咫尺相擁,東區一步鄰,敦南一巷近
雙捷大安都會捷奏,SOGO BR4散步就到,同軸101
大安路一段176名人巷,步履格外從容
同時蘊蓄書卷氣息與貴族涵養
茂勝建設攜手國際建築傑人 彭文苑,新繹大安路獨一無二ZAHA美學
敬邀您親來聆賞品鑑,走入國際級設計旅店現場
一期。一會。一生。
精琢坪數|輕贏置產:建案由茂勝建設有限公司投資興建,梁丕昇建築師事務所建築設計,基地面積77.74坪、建蔽率53.56%、公設比38.9%。
樓層規劃地上9層、地下2層建築,共有36戶住家,格局坪數規劃一房(10、13坪) 、二房(23坪)。
規劃11個機械式車位,結構採RC鋼筋混凝土,建材有國際廚具、TOTO衛浴、GROHE五金。
附中仁交通出行
捷運系統:大安站
高速公路:建國高架道路、信義快速道路
快速道路:暫無:高鐵系統:台北高鐵站
台鐵系統:台北火車站
其他方式:暫無
周邊機能:明星學區:仁愛國小、師大附中國中部
超商/賣場:家樂福超市
傳統市場:信維市場
公共建設:大安森林公園:熱門商圈:忠孝復興商圈
醫療機構:仁愛醫院、中山醫院
政府機構:大安區戶政事務所
其他配套:暫無
- Advertisement -
台北市信義區D3土地想蓋每戶16億超級大豪宅 現淪月收45萬停車場
台北市信義區D3土地早年產權複雜,幸福人壽前董事長鄧文聰整合成為地主後,2009年9月透過幸福人壽將D3轉售給富創建設,後爆發掏空案,特偵組懷疑鄧以犯罪資金買下D3,D3也被懷疑是贓物遭到扣押,導致富創建設無法藉由開發土地來清償銀行貸款。
由於該地開發案無法進行,讓D3淪到被法拍下場,目前暫時作為停車場使用,整塊土地的月租金收入只有45萬元,與開發計畫的價值有天壤之別。
富創建設在10年前由台、港合資成立,資本額8億元,一度規劃將D3土地打造為每坪400萬元、每戶要價16億元的頂級豪宅,內設米其林餐廳、精品專櫃、大型游泳池、私人休息室,屋頂更有種滿灌木的觀景台等獨特設計。
該地整合過程中,曾有多路人馬插旗,早年甚至傳出現任美國總統川普曾評估要買下,打算來台興建豪宅代表作。
雖然北院事務官已改變態度,但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大逆轉解釋,投資人並不一定知道,由於潛藏驚人開發利益,加上D3三拍底價已低於附近同區地段行情,相較大陸建設在信義路五段、松勇路推出豪宅案「琢白」,6年前所取得的地坪成本約823萬元,D3的三拍底價只有661萬餘元,顯得更為物美價廉,屆時勢必引發各界投資人爭相搶標。